

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所以冀拉动中国庞大国内市场需求来应对正在到来的美国金融海啸,无疑是值得仔细考究的事情。如何拉动内需是一个必须根据中国目前社会特点为依据来制订相关政策。
首先,中国大幅度提高数以千种产品出口退税税率,目的的促进出口,保护我国出口企业利益。但是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立刻激烈反弹,指责中国用廉价产品继续冲击国际市场,损害各国利益,起到美国次贷危机袭击下对世界经济雪上加霜效果。实际上,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社会现状,政府需要做的事情的确很多,但是制订各种政策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国内外的影响和实际效果。例如,我国可以采取人民币利率贬值的方式来促进出口,这种作法不但可以保护中国出口企业利益,还可以减少国家财政压力。第二,拉动内需面临着老百姓由于住房、上学、看病、养老、就业等切身权益没有得到全面切实保障之前,绝对会捂紧自己那干瘪钱袋子的窘境。所以,大幅度升高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税率,让个人和企业有更多的钱来消费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比如,个税起征点应当从目前2000元上调至5000元人民币,或者为应对金融危机,实施临时个税税率。房子价格是肯定无法维持目前的高价位,因为房地产开发商的前绝大多数都是来自银行贷款。虽然房子卖不出去,但是银行的债务是要按照合同期限归还的。如果不能按时还款,必遭受银行强行收贷并关闭再次贷款的大门。随后的结局就是房价下跌,卖房还贷。当然房价按照市场规律只有降到老百姓能够买的起的水准才可以出现大幅度放量销售。但是目前我国房市资金池中有3万亿人民币是银行贷款,1万多亿是个人信用贷款,这4万亿占我国银行贷款总规模的7%。这就是说,房价的下滑在7%形成界限,否则就要出现银行危机乃至金融危机。这是国家所不能承受的红线。所以国家这次计划建设“平民房”只不过是“经济实用住房”下场的翻版。因为,凡是国家计划用价格机制来惠及老百姓时,总是由于制度漏洞百出,监管“疏漏”,最后将原本送给老百姓的大蛋糕,却阴错阳差的被富人吞噬。动机总是与效果相悖。
如何解决老百姓不敢花钱,无钱消费的问题,敏感政策出台同时,实施细则也要同时配套,让动机与效果统一起来应当是即定目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