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住宅问题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传统文化的背景的不容忽略的事实。年长者不愿意借钱买房,初生牛犊不惜债台高筑,终生负债也要“一步到位”买大房子。过去媒体鼓吹的小康前景,给我国亿万消费者展现了一幅“住大房子,开小轿车”的美好画卷。现时的我国民众对住宅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自用,上升到“理财产品”“保值升值”的手段,乃至攀比奢华的标准要件之一。一个大学毕业生,在他们25岁结婚的时候,根本无法依靠自身经济能力购买住宅。在双方家庭为他们支付了头款加上高息房贷之后,基本上三个家庭在经济上已经濒于破产边缘,并终生负债生活,还严重降低了6口人的生活标准。因为,普通之家要想维持生活,就要保证不得病,打消原本潜在的旅游和高消费费奢望,小心翼翼地维持着“糠菜级”生活,一切为了买房子啊。
对于有效解决最广大人民群众买不起房,买房过晚的大问题,建议我国研究建立“中国住宅储蓄银行”的可行性。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每个公民出生时就开始在储蓄银行开立住宅储蓄帐户,将住宅储蓄与现行的养老保险一起并列为服务于全体中国人民的强制性项目。待受益人长大到了买房子的时候,按照谁储蓄时间早,谁储蓄额大的公平原则,分别发放住宅储蓄贷款。用专款专用的住宅储蓄制度,以时间换空间的做法,用微积分的道理,解决我国现存的老百姓买不起房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