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三界楷体gb2312生命杨树林杂谈 |
分类: 信手涂鸦 |
在秋冬交替的季节,“生命轮回”这个词总在脑海闪现。
对于生命轮回的说法,一般都认为那是宗教界探讨的范畴。德国大哲学家尼采认为,一切事物都将在消失后重新上演。我们难以走进哲学家的心灵世界,众多凡夫俗子,往往被动地游走于人世间,或许出人头地,被加冕“名人”的桂冠,但这相对于茫茫宇宙,显得多么微不足道,似一粒尘埃,几近忽略不计。对生命轮回的感知更是懵懵懂懂。
“三界”是否存在,还是留给“高人”去思考吧,“不知生,焉知死”,也留给“智者”去探讨吧!但四季交替却是人生中可以领略若干年的一道风景,这不也是一种生命的轮回吗?
在农村长大的娃娃,对田野总有一种难以表述的情愫。有些时日没去田间接“地气”了,周日清晨,一种冲动使慵懒的躯体融入了大自然。
已是暮秋,没有了初秋的舒适,丝丝凉意弥漫在淡淡的薄雾中。
走进一片杨树林,这是我晨练最喜欢去的地方。春季,枝头绿意盎然,树下的小草已苏醒,争先恐后展现纤细的身躯;夏季,枝繁叶茂,蓝天被切割得条条缕缕,葳蕤的荒草似是为大地铺上了地毯,空气更是清新,用“天然氧吧”最是恰当;冬天,一片肃静,偶有枝头的鸟儿带来一些生命活力,草木都在积蓄春天勃发的力量。
秋天的杨树林,翠绿渐渐黯淡下来,黄色若隐若现。今年的美国白蛾猖獗,树叶被撕咬的千疮百孔,有的枝头已是光秃秃了。落叶满地,有的树下已是层层叠叠。间或能看到叶子离开母体飘然而落,犹如跳水健儿在空中的优雅轨迹。心中暗想,如果哪片叶子恰好落到肩头,我将珍藏起生命的机缘,最终却未能如愿。
每当看到一枚刚落下的叶片,总会忍不住细细端详。叶子静静地躺在草丛中,叶柄与母体的结合处,断面还透着绿意,抚摸泛着淡黄的躯体,似能感知到树木残留的体温。此刻,它在想什么,回忆春天的稚嫩?留恋夏季的辉煌?也许它什么都没想,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只是多一份坦然,静静地躺着歇息,渐渐把剩余的水分蒸发给曾生长的空间,躯体慢慢地发干、腐烂,融进泥土的芳香,来年再顺着母体的血管攀上枝头,给后生们添加一些寄养,也许还能幸运地再“轮回”为又一片绿叶,那该是多么幸福啊!
就让它在这里歇息吧!我轻轻地移动脚步,惟恐惊醒它的酣梦。
走出树林,绿油油的麦田映入眼帘,心中按捺不住惊喜。在日渐凋零的秋天,也许只有麦苗才是难得的生机。一畦畦刚出土的麦苗,身躯还很纤弱,却给大地披上了绿色盛装。秋天的一抹绿色多么令人振奋,每一株幼苗都蕴藏着生命和希望,昭示着勃勃生机和活力。秋去冬来,这些幼苗很快要迎接严寒的考验,叶片也会枯萎,但冬雪覆盖的麦田,仍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律动。春天的希望在心头,寒冷只是匆匆过客,没有冬天,也许就没有春天的萌发与温暖。
秋天的果实早已颗粒归仓,玉米地里还残留着很多秸秆,花生地只有土壤被翻过的痕迹了。秋天开花的庄稼委实不多了,只有棉花的花朵洁白如云。昨日在博友的文章中看到一句很诗意的描述,棉花是最温暖的花,别有韵味。没看到很少种植的山药地,想必山药的叶蔓已被初霜染黑了吧!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天总使人伤感,感叹韶华易逝、岁月更迭。置身于大自然秋冬交替之时,目睹很多生命已完成了一个轮回,选择了不同的归宿,不免也令人思索诸如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些沉重的话题。
漫步田野、乡间小路,总会遇到或熟悉或擦肩而过的晨练者,多为强身健体期待生命常青,大凡也有与我一样是寻找秋天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自然规律总是无法抗拒的,那就在有限的时光中尽情绽放、尽情享受,做一个生命的智者吧!
贴上一组照片,生活在都市水泥丛林中的朋友,可以感受一下乡野的味道,呵呵
树林中飘荡着薄雾,树叶已见稀疏,荒草也有些干枯。
枝头与天空交汇处,或许在诉说着什么。
飘零的叶子躺在地上,完成了一个生命轮回,它在想什么?
厚厚的落叶,五彩斑斓,拥挤在一起,更显得温暖。
果实已经入仓,秸秆还在坚守。
刚刚出土的幼苗,深秋难得的绿色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