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赵明生缘山房论道 |
分类: 随笔 |


一
往北是台骀山,向南是小山岩,生与死,它只在中间。是继续向前,还是就此停步,命运到底由谁来掌控?这真的是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
初冬清晨耀目的光泽从东面远方幽暗的峰头射出,有七彩的亮与明,但山谷里的树木还没有全部接受它的恩披,一股冷冷的风不时吹过弯曲的沟壑,迎面而来,让寂静成为一种想象,盘桓于起伏的视野,犹豫不决……
退回去,有现代商业无比强悍的喧嚣在放纵,或一个转身,左边就是森栖谷,谷深不可知,是否有茂密的森林可以栖敛此身,也是一个不明的选择。“横看成峰侧成林,远近高低各不同。”苏大学士一生寻寻觅觅的佛道之缘,到底在哪一山庄,或哪一丛林?
843路公交车的站牌与黎明辉映孑孓,如一位孤村嫠妇,黯守于一处僻静的坡坎。十多条鲜活生命消逝的痕迹,她无法在极短的时间擦干。这是一种怎样的缘与孽,让痛苦和幸福并列于山体的阴阳两面,生者继续前来,在进退纷繁的纠结中,苦苦寻求?

二
由绘画艺术与公益爱心装饰而成的省城半朵花吧里,有十月的阳光暖心陪伴,让每一份心情都增添了无限的喜悦。
人生其实并没有什么苦难,所谓的苦难,从本质上讲都是自己的心灵凝结不动了,放射不出本有的光芒,进而不能让事情随之而转,驱散掉眼前浓重的阴霾……
圣贤有过关于家庭教育的论述吗?这是不是也在追赶时尚,或沽名钓誉?
从实实在在家庭里成长的众圣贤,焉能对家庭教育没有一番论述?《易经》里有一卦就叫“家人”,离火在内为日,巽风在上为明,风从火来,其势炽盛。从卦象看,一阴居内卦之中,是女正位于内,一阳是男,居五在外。男女正而身修家齐,所以名为“家人”。卦是上巽下离,有薰风之象,以寓风化之潜移应从家人做起。昭示一家之主女者,负有不可推辞之教化职责,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和兴家,以德教化众儿女,渐渐地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家风。
然而,前几天,省城太原刚上任不久的市长却突然辞职了,令好多市民黯然神伤。其伤不在于此市长实施了多少惠民之政策,有繁荣发展本市之良政,而在于国庆节当天中午发生的那场无名大火,牵引得一市之长都得辞职,这是怎样的关联与灾祸?是呀,为什么在冰雪满天的乐园里能突然生出无法抵挡的大火,转眼吞噬掉十几条鲜活的生命?为什么哪里都检查到了,唯独没有去那个冰雕馆检查呢?作为市长之下的区长、主任、局长等等,这几日定然是在万分的忐忑中危危度日,与他们有关的各项工作、各位人员也就随之而忙碌不停了。
庚子年,新冠、大火、封城、大选、动荡、美阿战争、台海危机、经济大衰退……这是怎样的时光与岁月?谁言岁月静好,谁说幸福的生活就是不断地奋斗与前行?
“我们无法选择吉凶相伴的流年,但我们可以改变流年到来时的心情。心一变,万事变,境随心转。”家庭教育的根本还在于自己的心灵。圣贤们教导有无数,但其核心则非常简单,无非不过一个养心、安心、放心。
“求养之道,心只求是而已。盖心弘则是,不弘则不是。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求心之始如有所得,久思则茫然复失,何也?夫求心不得其要,钻研太甚则惑。心之要只是欲平旷,熟后无心如天,简易不已。”上面这两段话是《经学理窟》一书中说的。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这是朱熹说的。
“学也,禄在其中矣。”这是孔子说的,不是赵明生讲的。如果说是天神说的,世人会更加敬畏且相信,这就是世俗典型的分别心。
“我也千辛万苦学习了,可还是没有看到禄的影子呀?”有人这样反问。
“此学非彼学,此学是让我们学圣道,求仁德,存大爱,而不是学文化知识、经商做官。”而世人便迷茫了:圣贤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人,怎么就能生出大爱呢?

三
朝阳街、新郝庄、董家庄、缘山房,路程并不遥远,目标仍在东山一带。濒临繁华闹市,一路的柏油路驶过,几个弯转逝于身后,便进入了一个幽奥的山谷,树木森森,布满两面的山坡,阳光正好,正把整夜的阴冷一点点驱赶殆尽。山梁那面有关死亡的记忆,没有在此地留下该有的什么印记。
如岩石雕刻成的方正的脸庞,如树木浓密的头发,铁青色的皮肤,结实的身体,爽朗的笑声,突然出现在面前,一双大手伸出来,顿时把嗖嗖寒风驱散,把寂静的山野温暖。
范永亮,雕塑家,艺术气质超群的主人就站在眼前。那么,久闻其名的缘山房就在不远处了,只有100多口人的董家庄就是前面这个静静的山村了。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作证,三个红色的大字非常醒目。
朋友说,2019年,董家庄村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喜欢摄影的朋友还特意把缘山房的许多照片发到网上招摇,说这里是他们的摄影基地,正式的牌子已挂出。果然,那块用淡蓝色油漆书写的山西老年摄影基地的牌子和缘山房的木牌相距不远,都有明丽的阳光照映着。淡淡的槐花香与清爽的山野山气同时扑入我们的肺腑,浸透了五脏的精气神,生命便由是而转眼与天地相融在一起,一处北方农村平静的院落充满了祥和与愉悦。几声短暂的吠叫,算是对城里人特别的欢迎,尾巴摇得很大方。
到大山里感悟自然的真谛,在那里可以得到世尘无法解答的种种困惑。
“老师,和我们一起去吧。”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是生命特有的一种选择,更是当下现代人强烈之向往。自然就是然,然就是随心而动。此心非彼心,你得放下一切,方可体悟到那份至直至诚之美。于是,“缘心房”三个字就印在了半朵花吧的画布上,城市与乡村、男人与女人、艺术与国学、世尘和佛道便组合成一幅艳丽的油画,让我们来点睛。
就是今天,十颗慕道之心的相聚,前后相差不过十几分钟,东南西北的气息,一起归于自然天地之元。缘山房,有缘者绝无大门,无缘者很难进入。
“这是范老师。”一位年龄大约五十来岁的男子,穿对襟浅蓝色衣服,最为朴素的打扮,最为真诚的笑容,却一看并不是山里人。

四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坤》卦里的“文言”。坤卦,位居六十四卦之次,仅排在乾卦之后。乾是天,是君王,是男子;坤属阴,属女性,属随从。它讲的是位次,也是福祸,其关键便是一个善。善有大小,《大学》的根本目标便是“止于至善”。“至善”者,无不善也。家庭如此,单位如此,国家还是如此。
“家人,利女,贞。”意思是说,夫妻二人相亲相爱而成家立业,特别是女性在家如果能够坚守正道,是非常有利的事情。一家人各尽其责,严明的家风也就形成。家风就是无形的气场。气场,万物都有,或大或小,或强或弱,对生命影响巨大,却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家人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团体,男主确定正道,明了方向,其他的就可以放手了。女主则为具体掌舵操作之人,负责处理有关事务,应有能力带领全体成员抵达远方目标。所以,卦辞曰:“利女,贞。”
但此女,非一般体弱胆怯、遇事茫然无主、只会着华丽衣饰之妇女也,它应是合于女德之完美之女主。什么是女德?女德就是妇德,古语讲“肃穆妇容,静恭女德。”古德还说:“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之大半,盖以母教为本也。”《大学》亦云:“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此语包含三层意思:作为家庭之女主,自身的德行会影响成员;母教为家庭教育的重点,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有德行的君子即便身居家中,亦能将良好的德教广行四方。确实如此,祭祀祖宗、孝养父母、孝敬公婆、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人情世故、礼尚往来等诸多事务,都离不开一个贤惠勤谨的贤内助。《左传》有语:“女德无极,妇怨无终。”一个德,一个怨,人生因此而形如天壤,人生的命运也由是而有分野。
《道德经》还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老子自言他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慈,二俭,三不敢为天下先。此三宝,又同时集于女德之身。女人,真的是家庭至关重要的道德之本、兴盛之根、发展之核。家庭的教育,归根而言,就是女性或女德之教育。
进入缘山房的共有十位,只有两位男士。二男,正好成为阴阳图里的那两个对称的中心点,于是,这天下就是女性的世界了,平日里再怎么优雅与矜持,此时都可以无羁放肆。女性生命中的道性往往比男性更为浓郁典型。男人言道不知道,女人行道心无道。
一家女主能来学习圣贤之道,绝对是整个家族的福报。抬头看,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如玉似仙的女儿,刚刚赶来。

五
一桌茶饭便知妻,要知贤母看儿衣。古往今来,多少贤德的女子,用勤俭、坚忍、慈爱、大度的胸怀,撑起了万千家庭的幸福美满,和睦温馨。一个好女人可以旺三代,同理,一个无德的女人也可以毁掉三代。
由女至妻再到婆,柔性之生命是如此的绵绵不绝,暗中浸润,渐渐改变着一个家庭、家族及众儿女们的命运。圣人孔子是由母亲一手抚育成长的,亚圣孟子的母亲更是厉害,曾子的后母是个反例,但也因此而成就了这位宗圣,李聃之母由十八月怀胎之苦,诞生出一位智慧无比的老子。中国历史上有著名的四大贤母之称(孟母、陶母、欧母、岳母),却没有圣父一说。特别是曾国藩之母的故事,读来更令后人感慨万分。
那一年,原籍江西、后迁至湘乡、六代都是男丁的江家诞生了一位女婴,家人感到异常,便请来风水先生相阴宅。风水先生称为“仙女袒肤”之地,即这种风水格局只保佑女儿,不保佑儿子,如要让江家发达,就要洗女九代,就是把排行居长的女儿除掉,只留下儿子。否则,等女儿出嫁后,祖坟风水只会护佑女儿女婿和外孙,江家就会衰落。于是,为了整个家族的命运考虑,作为父亲的江沛霖将她偷偷地丢到床下,企图把她冻死。可她命大,冻了大半夜也没死。于是,江父就跑到门外抄起一块石头,准备压死这个孩子。谁料,手一抖,石头顿时落地裂成几块。江父马上省悟,赶忙忏悔:“罪过在我,你不该死!”遂将孩子抱起,起乳名为“怜妹子”。曾国藩也因此得以降世。
曾国藩继承了母亲的性格,敢与人生道路上最大困难周旋,有一股世人少有倔强之气。晚年的曾国藩曾说:“兄弟们秉承母德居多,好处是天性倔强。‘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此二字贯注其中,皆从‘倔强’二字做出。”
女性属阴,阴中生阳,化有形于无形,以柔克刚,似如水的道,有超常的生命潜能与顽强不屈之毅力,行为大都符合“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之理。且女性侧重遗传后代的智商与品德,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代的诸多生命特征。
圣贤智慧和家庭教育的讲座还在继续。其中,不时门被打开,有凉风吹入。一些学员只来学习家庭教育,而不想深究圣贤之道。三五分钟的静心有用吗?打坐能改变命运?别装神弄鬼胡扯了。
这是胡扯吗?后天的教育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如何进行?每个家庭成员间的命运和矛盾,到底有无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冥冥中支配?难道那些夭折的孩子,得了新冠的老人,都是不善之人,不和之家?
六
缘山房,其实就是在董家庄村里,借助一些荒废了的农舍屋院,巧妙利用当地自然条件,修建成的一处世外桃园式的修行养性之地。不大,却异常的安谧、舒心。这里的一切都是纯天然又和谐的,有艺术的组合,更有天地的灵性。
鸡在地上随处可见,鸟在树上随时可栖,磨盘、石臼、木桌与木凳、破旧的农具,就安放在古旧的窑洞门前,一丛金黄色的芦苇根根直立,迎风而摆。碎石的小径弯曲有致,左右随缘,由平整的小院通往高处的山坡。向阳的洼地,树木丛丛,建一处清静的小屋,在其前面搭一处木质平台,对着每日的旭日,站桩采气,运动太极。我在光中,光在我中,我与光同体,静极入定,真有远古之风在灌顶。还有一处玻璃房,在三面砖墙的前窗,再延伸一截采光之建筑,收纳阳光,保存静谧,育养心性。
杏坛之下是枣树,繁密的树枝直立不屈,颗颗红枣还挂在上面,摘几颗下来,香甜更有精劲的味道。
几株细叶竹绿色正浓,躲在墙角里,隐含不露。但东面的几只大白鹅,哦、哦、哦地叫着,为安静的山村凭添几份觉醒的气机。
最高贵的房间是位于西面一处平整的山地上,四周草木深深,里面宽大明亮,一幅巨大的壁画占满墙壁,那是道家人物代表,晋南芮城永乐宫里壁画的局部复制品,有此,整栋房屋便氤氲出无尽的灵气与神光。透过前面玻璃而入的温暖阳光,均匀地洒落在各个角落,一朵山花还在吐芳,另一盆木雕依旧雅韵。
对着吕祖之画像,讲道之无名而生万有,讲吕祖在山洞中修炼与悟道,讲人生功名利禄转眼一场空,讲先天之心与后天之行……
“这是范老师,道家功很厉害。”
怎么前后有两个范老师?刚刚和我们在一起站桩采气的那位中年男子,和在山门前迎接我们的艺术家,原来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老家祁县,为弟的慧眼独具,首先发现了这处得天独厚的原始佳地,便艺心大发,开始筹建一处艺术体验之地。作为兄长,慕道心切,道性纯正,欣然前来相助。兄弟两人一起修山建院,挖沟种树,架屋搭梯,修身悟道,且聚集天下有缘人,论道讲法,好不乐乎!
缘山论道,就水流觞,静以修身,勤以养德,不贪财名利,不取不义之功。竹台搭在槐树桠,香茗敬献有缘人。夏日风华吹拂,满眼瓜果飘香,冬雪素雅严覆,尽绘一片意厚纯情。阳光不燥,秋声不闹,观山、听风、品茗、倾真语,人生的苦忧对着落红与黄叶,天色正浓,毋须有这样那样的担忧。


七
“我完全相信这句话:人生本无意义,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给它赋予意义。”
“这是作家毕淑敏在回答北大学生时说的,我为之而感到很悲哀。假若人生无意义,那便没有人生,上苍又何必费这么大的心血要来创造这等生命?黑格尔说,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在。人生定然有其不同非凡的意义。”
“从古自今,无一位哲学家或思想家能讲明人生的意义,如果真有意义,几千年了,人类怎么不知道?还要后天的教育干啥?”
“谁说人类不知道?中西方古代圣人都说得一清二楚的。不明白的是我们这些低智商的生命。”
“圣贤早过时了,眼下有谁,用什么方式可以解救人类的种种苦痛与危难呢?”
“后人很难理解古代圣贤们已达到的高超境界,正如蚂蚁永远也理解不了人类对音乐的痴爱。人一生下来就知道一切,只是后来的生活把那个最为宝贵的智慧给压抵得看不到了。”
“人之初,性善恶。生命中必须有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重塑美好的人格。”
“生命本身是非常灵动的,成年人自信的知识根本比不上、也取代不了孩子心中的智慧。所谓人之初,性善恶,那是荀子所言。他把生命从母体诞生那一刻当作“人之初”了。圣人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初”指的是生命从宇宙天地那里诞生之时。”
“圣人也会犯错,所以会有‘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君为臣纲,夫为妇纲’等这样的论语。”
“此处的‘养’不是包养,而是守护、养住德性,我们错解了圣人的本义。‘三纲’不是圣人所言,这些锅,不能让圣贤背。”
“生命是一张纯白纸,画什么样的画,全看后天的教育,看我们如何对待他们。”
“这张纯白的纸里有山河大地,有春夏秋冬,有过往岁月,有无尽的幸福,更有无所不容的自性。完美纯洁的自性每个生命都本身具足,无需后天培养,只需我们去一一发掘,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道可道,非常道。谈天说地的当下,范老师手起掌落,拍拍拍,几下,把一位小妹多日的腰疼给治愈好了。那位五岁的仙女,画出了一幅灵气逼人的图画。另一位年轻的画家,一气而成,把当时融融的场景如实绘了下来。

七
不知不觉中,如道的光线悄悄移动了位置,偏西的余辉沐浴在古朴典雅的陶罐,佛像显得更加栩栩如生,一些雕塑小品的情趣更加盎然起来,整个屋子生机融融。静和动的交接中,各自思索有关道与非道的区别。而道本身却不管这些,仍然独自从你、我、他的口中出入,穿越时空,跨越人生与自然,把曾经的、未来的和现实的,一一分解组合,最后再化为无形,深藏于每一处萌动的心田……、
一直酣睡的吕祖突然醒了,在众人的头顶哈哈大笑:“道就在脚下的那堆牛粪中,你们难道没有看见?”众人忙低头一看,果然,一位女性的鞋子上恰巧有牛粪沾着,忙一颠一颠的到屋外清理。
吕祖又言:“为何沾牛粪?只因心中有牛粪。不能悟道者,只因心中有障碍,有香臭、有干净和不干净之分。”
原来,我们每人心中都有一堆牛粪呀?哈哈,众生也随之大笑,起身,下座,出屋,和两位范老师依依作别。
有缘定能来,到那时,董家庄可能是皑皑白雪,玉素琼装,缘山房一侧的道观则是那最精灵的一点。
20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