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赵明生家庭教育与国学 |
分类: 随笔 |

今天的讲座和一般的家庭教育讲座不一样,大家也不需要做什么笔记,只要用心来听就好。
我们的讲座是开发灵性的,所以,需要各位安静各自的心灵。在开讲前,先进行五分钟的静心活动。
先须明白几个问题:
一,世界上任何一个家庭的组成,必须得有三个家庭:男方父母的家庭、女方父母的家庭及现在有父母和孩子的家庭。三者缺乏其中之一,便不会有这个完整的家庭。而三个家庭间是休戚相关的。它证明了老祖宗发现的一个至高哲理:一分为三,合三为一。
二,万物分五行。水、木、金、火、土五行各有其属性;国家、民族、政府、领袖、人民五者各不相同;学历、文凭、知识、能力、智慧亦各有差异;每个人的手指、脚指也有五个,这五指各有其功用,不可相互替代。五者间有关联,但最后也可以合而为一。这便是古人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分五行,五行合而为一。如何为一?回归到事物的最根本之处。从此角度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至高的哲学观点:一分为五,合五为一。
三,人类所有的知识大体可分为五大类,由低到高分别是:自然学科、社会学科、文学艺术、逻辑哲学、宗教神学。它们分别开发着生命的商智、情商与灵商。三商明显影响着生命的诞生与成长,而又以灵商至重至要。
下面思考几个问题:
一、我们能决定孩子的性别、性格、爱好、身高、体重、智商、品格吗?
二、我们能用自己的心血培养孩子,能使其按照我们的意愿生长、成才吗?
三、相应的家庭是不是可以培养出相应的孩子?
四、什么样的父母是不是可以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五、父亲加母亲,是不是就等于孩子的全部?孩子的一切是由父母的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决定的吗?
六、我们能培养或决定孩子的什么?
认真思考后,一系列的迷茫便出现了。哪一项的答案都是不一定。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家庭教育基本无用。如果它是正确的,那我们今天来这里干啥来了?谈这些话题还有意义吗?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千五年多年前,一个中原的小镇上,有一位力气大、性格粗野的青年,整天不务正业,在街头上瞎混。后来遇到一位有智慧的中年人,此中年人便认真教导这位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知礼,如何成就生命的意义,最后,这位年轻人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君子。他叫子路,那位中年人叫孔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社会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但教育又不是万能的。家庭教育也同理。
我们都是成年人,有的已退休,成爷爷奶奶了,那么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当初自己和爱人结婚及后来的种种人生历程,是天意,还是人为?
看大家的表情,好似天意的成分更大一点。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生命的到来和成长,与天意有关联吗?
世间有天道,天道之下是人道,人道之下是物道,也叫地道。天地人三者是合一的,它的内涵无比丰富而深邃。我们今天只能简要谈谈它们的关联。简单一句话就是:万物皆有天意,但事在人为。人与天有关密不可分的关系。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最伟大的发现。
什么样的孩子会成为自己的后代,这里有天意,也有父母的选择。天意那一部分难以改变,但人为这一部分可以改变。传统的教育,只是改变人为这一部分的。天意那一部分得须从天道角度去改变。
真正的教育应该分两大部分,一是现下的教导,二是曾经的教导。现下是曾经的结果,曾经是现下的原因。不从因地入手,难以改变眼下的现状。而无论哪一种教育,最根本的是教导其灵体,是发掘其灵商,完善其灵魂,而不仅仅是提高现下的智商与情商。苗已经长起来了,想让它变成另一种植物,那是不可能的。
叶圣陶用三颗糖就教育好了几个孩子,那是现代神话。一个人之所以能成就一番事业,需要无限量的人与精力及在各个阶段有相应的正确方法,且还得有先天良好的资质与后天相应的命运。缺一者,难以成才。伟大的教育家就是用种种方式,发掘且放大了孩子纯真生命里本来就有的那一真善美的因子,把生命体里的慧命这一重要组成部分给育化出来了。
生命是由性命和慧命组成的。父母在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吃穿的同时,更需关注他们慧命的成长。不知道这个道理,我们的教育都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
所谓的打与骂,严格与宽容等等,都在是做外在之功。事倍功半,也就成为必然。

生命和生命绝对不一样,人与人千差万别,教育的方法绝无一种是雷同的,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便是产品,而不是人才。所谓成功的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那只是巧合,而不是科学。
教育是一门智慧无比的学问,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发明了一种可以普遍适用所有类型孩子的培养方式。这说明一个现象:生命各有其性,每个生命都是独立而唯一的。家庭教育也必须是这样。自然科学可以复制,教育绝对不行。
一个生命的诞生需经下列几个重要阶段:一是父母做爱时精卵子的结合。这个时候,有一个名叫胎灵的生命便从天地的另一维层,以光的速度,迅速与那个精卵子结合,这便是入胎。等精卵体到了一百天左右时,会有另一个叫生灵的生命再次进入精卵体中,于是,这个精卵体便开始出现了生命的迹象,有了简单的意识思维。到十月怀胎成熟时,便为第三阶段,胎儿一出生,第三个名叫灵魂的生命速度到来,进入胎儿体中,三灵合一,胎儿便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生命便正式宣告诞生。如果三灵不能合一,生下的胎儿便定有问题,或残疾,或痴呆,总之是不健康。
如果中途把孩子打掉,因母体内那个不健全的生命已有了一定的意识,它还在某一维层生存着,会时不时地和人世间相关的人往来,这就是灵婴的复仇,一个家庭便随之而有种种灾难。
那种自闭症、多动症、出生就智力低下者等,都与这三灵的健全与否有极大的关系。
为什么孩子一出生就自有其不同的性格?因为每个孩子在未出生之前,就有属于各自的生命体。父母,仅是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一个平台,或机缘。他们和父母有着种种非常复杂的关联,故而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情形。对此,仅后天简单的说服、夸张、示范、相陪、指导、打骂等教育,是很难以解开它们内在关系的。所以,我们的好多家庭因孩子的到来而发生了种种变化。
我们又经过种种不懈的努力,但最后,好多教育是失败的,有的甚至是彻底的失败。因为我们不知道生命的根由。

生命是由身、意、灵三者组合而成的,“身”不需多说,哪位父母都不会让孩子受冻挨饿地长大。“意”也非我们可以控制得了,它有自己本身的成长规则,而这个规则我们又不懂。至于那个至为核心的“灵”,我们却一直不知道或不承认它的存在,更不会去关注它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大都是背道而驰的,花了那么大的心血,最后却不合我们的心愿。
问题出在哪里?就在我们不知道生命之灵的特性、作用等等。
生命之灵在哪里?它是抽象的,也是真实的。就如同手机里的软件,我们只能看到有形的线路,却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多神奇的功能,和电池组合,会产生怎样丰富而神奇的信号与图像。
要想挖掘生命之灵,不从静、定、慧中寻求,一切都是徒劳。
老祖宗告诉我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静极生慧,慧而生智,智慧就是般若。有了般若般的智慧,就完全可以明白天人如何合一,合一后的情景到底是什么样子了。诸多佛经就是专门讲这个道理的。
慧光,就是灵性的外在显现。灵性发掘出来了,生命的记忆力、判断力、思维推理能力、情商智商等等,都会随之而现出,就会无敌于天下,事事如愿。王阳明就是这样的大师,他的心学就是讲这个道理的。孔孟之道更是讲这个道理的。

中华文化最根本的智慧说的也是这一内容,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或是佛家,无有一家不是宣讲这一理论,无有一学派不是让我们开发生命的至高灵性。这就是中华最伟大文明的本质,也是国学之所以成为国学的根本所在。
真正的教育,必须重新回到老祖宗那里去,向那些古圣先贤学习教育之法,生命之法。
2020.10.6于龙城半朵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