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译读》——研读《庄子》需注意的

(2020-03-10 21:28:27)
标签:

《庄子译读》

文化

赵明生

分类: 随笔

          

《庄子译读》——研读《庄子》需注意的

                           研读《庄子》需注意的

从上一世纪中期开始,在大陆形成了一种观点,普遍认为作为一个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哲学家,庄子所奉行的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所采取的是消极的人生观,所表达的也大都是和社会不合的思想认识,虽然反感世人追求名利地位,但品性纯真的他又无法反抗,更无法转变,就不得不走入了一条隐居遗世的道路。认为庄子一方面议刺君权,调侃儒墨,任意尽情地发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一方面又否定一切,齐等万物,同一死生,追求世间本就不存在的精神绝对自由,以求得内心的平和,在丰富而强大的精神世界里实现着自我的独存,有时还有自我的麻醉。

我们对此却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庄子首先是一位近于老子的伟大智者,他对宇宙本质的了知,对天地万物的认识,对人世诸态的看待,对改善社会的期待与方法等,都有一套完整的、属于自己的思想理论,而这一套有机的理论如同老子所言,很是高深莫测,幽玄深奥他不是一般的学者,远远超越了世间的认,和天地万物达到了同一个层次,进入了一种虚无而清静幽寂又无边的高远境界。战国中期,社会秩序越来越混乱不堪,世人道德水准越来越低,面对强大的世俗与丑恶,他意采取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行为来表达内心的不快不畅,他的种种怪异行为与离奇言谈,列举的各类怪诞神话,编造出来的一些寓言故事等,大都是站在高于世间的角度说出来的智慧之言、真理之论,其目的是反对低俗的人事,省悟众生,教化世间。

《庄子译读》——研读《庄子》需注意的

和老子一样,庄子是人间大智慧者、真正得道者、全力布道者。他与众不同的思维心灵的自由精神的纯粹境界的高远道德的高尚更远非世人可及。他的那些放荡不羁之行为是故意而为之,想以此来让世人明白生命的本真到底是什么,天地万物和众生的关系如何,人生最终的目标是什么等等。可惜,正如他在《外篇·秋水》中说的那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低下愚痴者却难以明白庄子的本真,故而好多对《庄子》的解读落于流俗或片面

他对三皇五帝、尧舜禹、周文武王及孔、曾、墨、惠等人的指责与调侃有真有假,有正有邪,有,我们须分清他的真义。他对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有指责,更对历史的走向有怀疑;他反对的不是历史的前行,而是道德的倒退;他厌恶的不是生命的美好,而是名利的追逐;他的顺应万物不是无所事事、随遇而安,而是依照本性而行,不离不弃;他提倡的绝圣弃智不是愚昧无知,而是寻找般若智慧;他隐居南华,坐忘心斋,却游于方外,逍遥四海;他清孤自傲,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庄子译读》——研读《庄子》需注意的


他眼里的孔子经常以两种身份出现,一是真实的圣人孔子,另一则是庸俗儒士的代名词他对惠子有爱有怜更有蔑视,因为对方有智有才但道行并没完备;他对公孙龙的“离坚白”诡辩非常反感,但他同样应用辩证法讲述了至道之理;对墨、法、名、兵等诸学有分析,也有指责他对老聃推崇备至,却又有进一步的丰富与发挥

他可以化而蝶,翩翩于飞,也需要粗食养生;他知晓大小之辨、生死相依,更看重虚静守中、无为无不为;他鄙视权贵显位,不守礼法,放荡不羁,可心中之本性却坚定不移,高尚之品节不动不摇;他的指斥不论亲疏贵贱,但句句中的入理,痛快淋漓;他的言辞辛辣无情,读来却酣畅无比;他的“三言”新奇怪异,却简短明了,毫不偏僻;他的目光独到,挖掘深刻,左右纵横,逻辑有序;他的史学丰厚,文学卓然,哲理更深邃,艺术亦不群;他远避名利官场,清高独傲,却甘守清贫,躬身修真,真言献世;他蔑视世俗,摒弃陈规,却真爱民众,期望天下众生向往光明,得到永生。

他的思想和佛学有相似或相同,对修炼有重要指导,对生命有至关的启示,对生活有强大的帮助,对社会的发展、文明的定义、历史的是非对错、人类未来的前景等均有独特而清醒的认知。他是一位真正的明悟大道者、有至德者,更是一位真实不假的鲜活生命。

《庄子译读》——研读《庄子》需注意的

以,读《庄子》不能从阶级性、民族性、地域性等出发,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能就文字表面意理解,不能片面简单分析其人其文而陷入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不能被庄子怪诞的行为所惑,不能为庄子放纵的文字所迷,更不能局限于文学或历史等狭隘领域来评价,也不能按照现代科学标准来衡量,要走出唯心与唯物的争辨和一分为二的误区。应该以庄子所讲的天地正道之性对应世俗人心,以万物之本来和合世道人情,以道为本为中,身心合一,进入一种静极安宁的状态,细细感悟庄子伟大的生命本真。否则,就难以真正认识庄子,读懂《庄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