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西游记赵明生 |
分类: 随笔 |

二
一个筋斗云可至十万八千里外的灵山,寓意时空深远,但同时也是自我距灵山的距离,意思就是灵山再远,心的一个念头就到了。善恶只在一念之意,一念就可以成佛,也可成魔。
师徒五人在往西天的路上打妖降魔,其实指的就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除心魔的必然。取经就是修心的过程,真正的灵山就在我们的心中,也就是孙悟空常对唐僧说的那句话,只要你见性志成,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唐僧刚开始踏上取经之路时,乌巢禅师传授他一部《心经》,并且对他说:“这部经虽然短小,却是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但看重外在世界的唐僧却不懂啥意思,中途多次遇险都是经悟空点醒而化解,于是作为师父的唐僧也不由感叹道,悟空是真解,我只是背下了有关的文字。最后直至抵达灵山,由孙悟空点醒他后,才真正明白《心经》的含义,这便是身不如心高,心是核要,身体次要的道理。内求高于外求,需要用心感悟,方才可明白生命的真谛。但这也必须是去掉全部心魔才可领悟到的。
从心入手成佛容易,遇魔也更快。有了《心经》可破心头之艰险,但也可放纵心中诸般欲念,于是便再来一个紧箍咒,配以定心真言,以收敛不轨之行为,让孙猴子那颗放纵不轨之心得到约束。只有降伏了孙悟空的放纵之身,才可归正那颗七十二变之后天心。此谓色空不二是也。
但紧箍咒只能约束其身,难以修正其心,一不留意,由孙悟空自身本性变化出来的六耳猕猴就出世了,它完完全全就是孙悟空的缺点,有着孙悟空的敏感多疑、狂暴凶残、乖戾叛逆,一言不合就一棍子打翻了唐僧。所幸唐僧有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暗中施法保护,否则这一万多斤的金箍棒让唐僧直接见了阎王爷。这说明心性的放纵是多么的可怕呀!这一恶念也就是真孙悟空早就深藏在心底的意识。
白龙马代表着意志力,人的意志力起初就如野马一般,难以收敛,但没有它还不行,这也是取经路上必需有的动力与工具。收伏了白龙马,与自己达到了心意合一,志向便无比的坚定,西天再遥远才可到达。唐僧后来又收伏了八戒与沙僧,心、意、情、性、身五者组成了最完美的一个团队,则战无不胜了。成佛之路途,不能没有它们,但也不能任由它们主宰自己的行为,要不断净化,转识成智,五性合一。
悟空在路上化斋前,总要给师父划个一个圈,这是心给人的界线,因为人的身体总是会被欲望牵着走,很容易离开内心设定的界限,一出界限,便会遇到种种魔怪,白骨精等妖怪就是乘机得手的。寓意修行的路上千万不能越界,不可有一丝的欲念滋生。重外相的唐僧重外在的色相,不重内在的空性。他不知道,外在之相是随时可以变化的,以非常为常,混淆了主次,颠倒了是非。
紧箍咒就是制约身心的戒条,也是防止世人撒野时必备之手段,须认真遵守。而一旦身心合一,归于正道了,此功力便自然失效。
唐僧肉为何好吃,让众妖怪个个馋涎欲滴?寓意几世修来的金蝉子是佛身,代表着佛心,同时阳元未泄,故而可以长生不老,与天地同寿,非常难得,而令众妖怪们倾慕无比,说明妖怪这般生命只求长生不老,这不是久远正道。
金蝉子打瞌睡一事,暗指一时失去佛心,故而自动沦落于凡界。如同猪八戒和沙和尚犯错而落入凡尘一样,那仅是一个比喻,万法离不开一个心字,心一暗淡,身便失位,即便如金蝉子这样高等的大神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