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泽区图书馆国学公益系列讲座第42场总结分享

标签:
国学孔子赵明生怪力乱儒释道中华文化精髓文化迎泽区图书馆国学公益 |
分类: 小札 |

圣人孔子一生很少谈论“怪、力、乱、神”。弟子颜回认为老师博学多才,学问精湛弥坚、高深莫测,令其向往与追随却总是难以企及;弟子子贡都说“老师关于文献方面的知识和议论是可以听到的,老师关于天道和性命方面的理论,是不能够听到的。”说明孔子最高深的道理是有关天道与性命的研究。可惜一般的弟子无法理解,就连颜回这样的学生都可望而不可及。同时,孔子又非常擅长“祭祀”,注重礼仪,天文地理人事,无所不晓,无所不知。可是,圣人一直更注重从正向引导、教授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从最平常的“人”之常态着手,修德行,正秩序,讲人伦,行人事,循人理,如此,终可实现自悟通晓天地之秘密,成就非凡人生。
1、对天地这个“虚空”的事物,“做而不说”、“知却不言”是孔子把握教学的一个尺度,只教“怎么做人”,时到你会自然明悟真理,一悟就通。
2、“仁德之心”是一种巨大无上的力。万物都有生命,所有生命都通晓伦理,高级生命知晓纲常。
3、圣人也是人,但不是一般人;佛也是人做的,但不是一般人能修成的。
4、与非常事物“怪、力、乱、神”相对应的正常事物是“常、德、序、人”,讲非常事物因授众者的理解不同、层次不同,易引偏造成负面影响。正向引导大众,自然通达生命的巅峰,这便是儒学最大的特征。
5、“祭祀”是表达“恭敬、敬爱、缅怀”的一种形式,也是“忠孝”的表现。做好人,多为社会做贡献,才会留存不朽的芳名。
6、以心服人,“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儒学的精妙运作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