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三体与三性

标签:
佛学文化生命的起源与组成赵明生 |
分类: 随笔 |
生命并非只一个简单的肉体,它其实是由三体组成的一介特别的生命物种。一分为三的哲学观在此也体现得非常典型。
最低下的是外表可见的肉体,浸泡包融肉体的是可感气体,隐藏在它们之中的是最高的无形的灵体。这三体相互融一,互相影响,各司其职,共同形成了人这个最伟大而神奇的生命。
具体来讲,肉体是由血肉骨骼皮毛等组成,本身并不高大,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这个体态。它是人的外表形式,有鼻子有眼,会思维,有感情,能说话办事。它的存在时间很短,大部分也就百八十年,即我们活着的时间。一旦失去了气体与灵体,便只有短短的几天,然后腐烂,变质为泥土。中间的气体要比肉体高许多,宽大许多,遍布肉体全身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细胞及它的四周,它似空气一样,里外相通,包融着肉体,浸泡着肉体,有它自身严谨而有序的网络状态。它的存留时间较长,几百年,上千年不等,随着它所依附物体的变化而变化,一代代相传,或大或小,或紧密或松散,或增长或消亡,能量随之而不尽相同。而这两体的存在都与那个灵体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灵体和天地一样久长与不灭,纯洁无瑕的,能量特大,永恒不化。但我们很难能看到它,它如风里的味道,空气里的水分子,浸透于肉体和气体之中,悄然地传达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命令,决定着它俩的每一个思维和举止。它很大也很小,很灵空也很实在,它从宇宙中来,与天地相连,与万物相一。自我们的出生以来便有,它最为纯洁无私,最为公正善良美好,它与天地一样久长不灭。
因肉体与气体受前世种种业力的影响,在某一特定的时空点上,因缘俱足时,与隐藏在气体中的灵体结合于一体,便形成了你我这样不同相貌,不同性格,不同性情,不同心地的生命。世界很大,众生很多,而组成却大致如是。虽然每个生命的外貌不尽相同,但都有一团大的气体融包、网络其身,也都有一个无形的灵性之体散布、融浸其中。它们三者虽然分工有别,但具体到做一件事时,却相互影响,难分主仆。
比如一根钢筋水泥柱,水泥沙石是肉体,里面分布均匀的钢筋铁笼是气体,而把它们二者结合起来的则是近似于灵体的水。这个灵体的水又分化到整个水泥柱的里面,我们是看不到的。在二者结合当初,水是整个物件的灵魂与核心,一旦肉体与气体结合完毕,钢筋与水泥沙石则又成为主体。水,对它们的整体行为有时也无能为力。
三者的具体分工是这样的:肉体承担着仆人的角色,听从肉体上级的安排,受着领导心情好坏的影响,上级的所有行为与语言,意志与情感,目的和思考都得靠它去实现。而气体这个领导又因为时时依附于仆人,要为仆人的生存与健康着想,同时更因四周环境的影响而往往迁就于仆人,一味地照顾仆人的种种欲求,便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志而滋生出种种随意性,情绪性,屈从于肉体,偏远了灵体这个最高主人的意旨。这样便使得生命具有了天生与后天两重性:先天与灵体一样崇高、光明、正直的本质属性,后天有欲望,有自私,有贪嗔的邪恶性。
无论它们俩如何积极配合,密谋计划,勾搭处事,灵体始终悄然相随,当它们的思想和言行符合大道时,它便无比的喜悦,相反,则很是痛苦,且用全部智慧不断提醒着,指点着,让气体纯净和谐,让肉体改邪归正。一旦它们达到了灵体的要求,那么,生命便身体安康,神清气爽,精神愉悦,心地一片光明。否则,便忧愁万分,精神不振。灵体是永远合道的,光明正大的。
比如,肉体里的胃空了,没东西消化了,肉眼看到能吃的一份美食便会惊喜,马上引起肠胃等其他脏器的全面发应,气体的欲望便马上滋生起来,虽然灵体知道,这份食物并不属于自己,不应该拿走的。但这时候,气体已受到了肉体的严重影响,开始失去了理性,欲望强烈,同意了肉体的要求。与此同时,灵体也随即行动,认为它们的要求是错误的,便提醒说,这不符合生命真善美之本性,会受到天地的报应。这时候,正与邪,对与错便开始较量了,气体在那里左思右想着拿与不拿,占与不占。当肉体的欲望点了上风时,气体随之失去了应有的原则,而屈从于肉体的需求。这时候,处于它们身上的灵体非常得难受,它通过气体,产生一种叫作羞耻、愧恨等情思,告诉肉体,这一拿,让原本美好的品格受到沾污,良心非常的痛苦不安,并提醒督促说,如果有机会一定得重新还回去。这样,人便表现出一种矛盾性,分裂状,善恶双重性。这是灵体的良心与肉体的私欲双方借中间的气体进行的对撞,无私与自私的较量,也是正与邪的较量。虽说眼下是肉体暂时胜利了,但灵体还一直在提醒着它,让它马上悔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肉体与气体一直不听从教导,到一定时候,它们便会受到必然的报应,拿走的再照数还回去,或通过身体的病痛,或通过遗失财物,或其他方式。若醒悟了,主动还回去了,此罪过便一笔勾消。最后灵体胜利了,这个生命的品德便又高升了一步,得到的福报也会增大一分。
作为人,这种特别的生命,谁都有物欲,谁有良知,谁都可以有不同的道德与行为的选择,但是,最终的决定权则要看肉体与灵体的决定权谁大了,谁占了上风。所以,人生的一大功课便是纯净气体这股无形而强大的力量。
此理一明,生活中的好多顺与不顺,福祸的大与小等等缘由便一知百知。
总结一下生命的三体原则,有如下道理:肉体是低下的,一时的,它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如果一味地顺从它的支配,往往会把我们引入地狱的深渊。气体是摇摆不定的,没有主见,左右逢源,见风使舵;灵体是光明坦然的,正直无私的,永久不灭的。听从灵体的召唤则会使我们日日进步,相反,则会让生命步步艰难。
如何证明它们三者的存在呢?可以看如下现实:当肉体没有饥饿感时,它对食物的欲望并不太大,如果它不受寒受冻时,它对衣物的需求也不十分强烈。当这些想得而得不到时,我们的体内会产生强烈的不满与怨恨,便会把气体里更多的七情六欲引发出来,时间一长,这些贪欲就会引起肉体这样那样的病痛,最后至于死亡。那么,气体是怎样存在的呢?我们几千年前发明的中医里的针灸与望闻问切,奇经八脉之经络理论便是最好的证明。昨天没有休息好,今天起来别人一望便知,自己也感受没有精神,干事也没力气。当我们做了一件好事时,特别是那种利国利民的大功德,心里真正的舒坦与幸福,至死想起来也很欣然。相反,则心中愧疚,寝食难安。人都有肉体,故而都有欲念,但又都有本性良知,所以,再恶的人也心存善识。人的一生就是二者不断斗争,不断前行的历程。谁胜谁负,决定了这个人生存时间的长短,得到怎样善恶的果报,最后到达的宇宙维层的高低。老子讲的遵道循德求真,孔子倡导的仁义礼信,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致良知”,佛家提倡的慈悲为怀,去恶存善等学说,讲的都是此理。
不把肉体看重的生命,一般都会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并孜孜以求,不懈不断,这些生命都是值得我们赞颂的,他们最后抵达的高度也将是十分光明永恒的。如老子、庄子、孔子、释迦等修行特别高端者,流芳千古,万代不灭。相反,一生就是为了个吃喝住行,就是为了名利权力,就知道肉体物质的享受,便会利欲熏心,不顾一切,不择手段,丧失道德与人格,这些人一般得不到多大的福报,要么等同于猪狗,要么碌碌无为,要么中途因求财物名利过甚而做了短命鬼。如秦始皇、李斯、石崇、和珅等。
一般来说,由肉体而引发的欲望都是低下与粗俗的,丑恶的,一时的,也是容易满足的。而当这些欲望满足之后,生命便无适从,不知所以,便会迷惘与痛苦。而灵体的希求却是高尚与美好的,永恒的,较难得到的。因而也常常是无比快乐的、真实的、长久的。好多有追求的生命当前者得满足后,常常会自动转入对灵体的追求,听从灵体的召唤而一心寻求那份美好无比的生活。而一旦真正开始这一追求,那他一般不会再对物质方面有过分的欲望。当然,更有好多生命,常常于二者间左右挣扎,一会儿高尚,一会儿低下,物质的欲望离不开,灵性的希冀也断不了,心底也非常清楚肉体的欲望便招致灵体的堕落,可就是因受肉体的欲望引诱而断不了,徘徊于两条道路中间,或上或下,或前或后,难以确定固定的人生之路。人生,往往因此痛苦与纠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可真谓入木三分呀。
这气体,也就是你我那颗摇摆不定,时喜时忧,难以把控的心。此心并非我们所指的那颗心脏,而是一团高能量的气体,它的运行速度很快,包容能力也强,但随意性更大。所以,修炼的核心往往成了修心,把被它包裹的那个灵体修炼出来了,你便成佛得道是圣人了。
灵体也有心,叫道心或天心,特别精微难现的一种生命体,与天地宇宙一样的伟大光耀。
《礼记·乐记》中说:“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二程把它简压成“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后来的朱熹把又它总结成更简单的一句:“去人欲,存天理。”其道理一样,都道出了生命万古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