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素王与帝王的对决

(2015-07-09 16:22:37)
标签:

佛学

曲阜祭祀孔子。赵明生

文化

儒学

分类: 随笔

素王与帝王的对决


素王与帝王的对决

“这里长睡着一位老人。他是中华民族共同心里的构筑者,他是东方特有思维方式的领路人,这里寂静沉默而又超凡脱俗,面对一个已沉睡千年的思想者,就让鲜花香草寄托追思吧,奉上你我对圣贤敬慕崇仰缅怀之情。”

一个铁质做成的汉式的架子上,装饰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上述几行很是平常的文字。每个来往的人都会停住脚步,用心一读。站立在它的面前,我久久不动,凝神默想,思绪绵绵,一任静静的夏风吹过我的面颊。

世界上什么最大?这是一个最为简单却又难以回答的问题。记得小时候,无知的伙伴们相互猜想,答案却总是被另一个否定。那时伙伴们都玩一个游戏,一象二狮三虎四豹五狼六狗七猫八鼠,而最胆小无能的老鼠却可以吃掉庞大的大象。事物如是循环,一物降一物,无休无止。所以,那时的童年因有了它们可以无忧无虑,充满欢乐。长大后,这种游戏便自然放弃了。因为它太简单了,成年人不屑去玩,玩起了比较复杂的围棋与麻将。自然的,问题与烦忧也便随之而来。

那么这个世界到底什么最大?这些问题继续让我不断地思考着,选择着。

人心无尽,欲望无穷,生命天生便具有了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特性,对真理的追求也便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世事的变故而越来越强烈。

记得有句古语,叫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说它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黑暗写照,钱比理大,权比人高。只要有钱有权,再天大的理,你也别想得到正义。懂汉字的人说,你看那个“理”字怎么写的?一个“王”字再加一个“里”字,就是说,当权者在一个单位里,他就是理,即王者所言便是理。好一个解读,让我把天下的大小之王一个个顶礼起来,屈服有加。不这样不行呀,小民生活第一,生存第一,对方大权在手,想让你死,你不得不死。想讲理?嘿嘿,天下最大的理便是老子,老子说甚,甚就是理。遇到这等强盗加流氓者,你只有忍气吞声。中华社会几千年了便一直这样传承着,汉民族的千万小民们便一代代相承着这一奴化了的生命哲学。

看那吞六合,履天下,威武有加的秦始皇,看那高高在上,天下莫非王君,威加海内兮的汉高祖,再看那权拥五九州,雄风四放,得意扬扬的唐太宗,哪一位不是头戴帝王高冠,珠宝串吊,锦衣华贵,威严十分?鞭笞万物,驱赶众生,随意支配着这个世界,权威无限,享受无穷,天下还有比他们更高大全能的吗?还会有谁与之抗衡呢?进而再看下面的众高官大吏,或把持一个府的全部财物,或支配一个郡里的众生,或掌管一个县里的民力,或操纵一乡的生产。都是王,都是百姓的主子,不,有时也叫父母,名为父母官,现在改曰公仆。

于是,国人的人生价值是否得到体现,其中一个标准便是当了官没有,当了多大的官。否则,便一无是处。进而便出现了一种铁定现象,不管哪朝哪代,只要是官,百姓便会给予百般的礼遇,万般的尊敬。即使如当下的一个小小的村长,在万恶的封建社会都不是官的官,走到村头,家家户户都得对他点头哈腰,鞠躬问候。

王呀王,你可真的是天下之根,万民之命也。

有关王的概念,也是后来才慢慢有了不同的认识。先是有个无冕之王,那是记者,能说王不敢说之事,能言百姓想知之情。但到最后,越来越不似王了,头上那顶本来便没有的王冠,一夜间不知被什么风吹跑了。紧接着的是一顶小小的王帽,人们叫孩子王,本人在无知的时代一不小心便将它戴到头顶,至今不能摘下。至于手中的权有多大,钱有多少,为使政府脸上有光,就不妄说了。只因它是灵魂的工程师而让我执着至今。再到后来,听到了一个词:素王。谁是素王?“老子不是吃素的”,小时便常听到这句横话,意即不吃素的人是很厉害的。哪他一定是吃荤的主了。果然,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那类主,如梁山好汉、黑社会帮员、强盗之流、打架高手,谁敢招惹?看来软弱无能的素王与霸道强横之帝王是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的。

所以,平日里我们见过无数霸道之王,却少听过有无上素王。特别是那无权无势却可塑造灵魂,改造精神之王。

而历史虽不断变化却有时也很是固执。感谢上苍,在两千多年之前,还真有一位素王静悄悄诞生于这个强权林立、你死我活的古老而厚重的国土上。只不过,他诞生之时,天无特别的祥云缭绕,地也没有奇异的花草放香,矮矮的尼山依旧的沉寂无闻,窄窄的夫子洞还有点幽暗潮湿。

素王一出生,头顶如反盂,面有“七露”,即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等,看上去像个怪物,就连亲生的父母都心生厌恶,把他扔在了野地里。至于后来人们传说,飞来一只老鹰给这个婴儿挥扇,遮蔽骄阳;走来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一个山洞,给他喂乳汁,以及此儿诞生前夕,有一麒麟口吐玉书到阙里,玉书上写着“水精之子,继衰周而为素王”,母亲拔下头上的头针将麒麟赶跑等等之传说,我是不大相信的。我反到相信佛祖降生时,手指着天空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走了七步,步步显出光灿无比的莲花。我也相信基督耶稣降临人世时那神奇的传说,还有死后七日又复活时的奇异故事。我更相信一个道理,这位从凡生到圣人的修练的完成,除了先天的一些因素外,定与他本人后天的辛勤努力与顽强的精进有极大的关联。

历来帝王或帝王统治下的草民,都爱在帝王身上玩这套把戏。不这样,好似他们便没有真正的王者风范似的。而一旦待这些帝王一一灰飞烟灭,成过往清风后,这些传说也便随之成为无尽的笑话。

世上又有哪一位帝王能真的千古不朽,万世永盛,让天下人心甘情愿地顶礼叩拜呢?天下人又有哪一位生命真的愿意伏下高昂的头颅与直立的腰身称奴作仆呢?生命都是一样的,只有对真理的礼赞,而少有对权势的诚服。

而平常百姓家里诞生的这位相貌不佳奇伟男子,却悄然改变了这一历史轨迹,创造出了人世的另一奇迹。他的素王一号,也是在他去逝几百年之后才被封赠的。不过,这个素王的前面,却加了无数的定语不断地进行修饰限定,如什么玄圣至圣大成“褒成宣尼公”、“文圣尼公”、“邹国公”、“先师尼父”、“先圣”、“宣父”、“太师”、“隆道公”、“文宣王”、“选胜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大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虽然之中时间久远,朝代更叠杂乱,各姓帝王你下我下,没有间断,却有一点没有变,这些封号他的后裔可以世袭,且不受任何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同时,还有许许多多的附属优惠待遇,什么可以紫禁城骑马,常戴双眼花翎,奉旨稽查山东学务……。从公元元年到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二千多年来,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封赐(只有一个朝代在左右上下不断地折腾着他)。最现代的便是位于之首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多么荣耀之至呀,世界上焉有第二位王者,能获此殊荣?

素王,你是天地间真正的王者,你是横贯千古,纵吞八荒之尊。虽然你高高的王冠前面,没有那几串垂挂的珠帘。

有一个现象曾让我百思不解。如果说,是由那些汉族血统的皇帝赐予这位老人这些至尊无上的封号,我理解,毕竟都是一个祖宗,同一条血脉。而这些封号中最高的一个则是由一个远在西北他方的一位异族皇帝授予。公元11463月,西夏仁宗颁布诏令:“尊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庙祀,殿庭宏敞,并如帝制。”即西夏王国给予以他皇帝的名分,与西夏皇帝相同规格的庙、殿、庭院。这是历代帝王中封赐最高的礼遇,也是千年帝制下绝无仅有的一次创举。还有两位异族朝廷同样也授予他特别的封号,一个是我历来认为是没有文化的流氓蛮鞑元朝,另一个是虽有一些文化却对文化及文化人肆意戕害的满族清朝。前者封号为大圣先师,后者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连他们都对这位文化人礼待百倍,这该引起我们怎样的一种思考?

两千五百多年前,那位带着众弟子,历经风雨严寒,在漫漫的黄沙道上周游列国向诸多君王推销这一套学说时,无人理睬,被人嘲笑,遭人排斥,受困挨饿,累得如丧家之犬的老人,他想到了如此结果吗?

看来真的是天地有道,道有其理,理则依序,序是因果,也是仁义。当初这位老人真的想到了天地是有眼的,生命是有因果福报规律的,所以,他用终生的心血与精力创造了人世间最伟大、最和美之学说,并且用尽平心绝学,修删留传千古的经典,把它无私而努力地奉行于世,让后世无穷无代的众生依此而行,获益无限,这是多么伟大的功德。所以,今天,他成功了,理所应当地站到了人类至高无上的祭坛,接受着众生由衷的祭祀与朝拜,他的代代后人也自然享受到了无比丰厚的荫功。为什么要施爱于天下,为什么人尊祖守孝,怎样为子孙后代积福累德?这便是。

然而,我还有思考。

多少年以来,我们一直认为那些让人荣华富贵的封号与名利,大都是自己去求,他人不会主动奉送给你的,特别是有关王之类的尊号。这一命题在这位老人面前则有点反常。特别是对一言九鼎,无所不能的皇帝而言,天下没有他办不到的事,也无他需求的人。但是,面对这位素王,曾不可一世的他们恰恰相反,一个个都臣服屈膝,弯腰下礼,主动把这些凡生几生都不可梦想得到的东西一一恭恭敬敬地奉献于素王的后裔面前,有的还亲自登门拜访,甚至于更愿意把公主下嫁到孔家当少奶奶。世间的事与理在这里出现了逆反,原因何在?

原因比较复杂,但我想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即这位曾经奇貌不凡的男子,经过漫长的历史检验,已铁定地成为了这个庞大而悠久民族的文化象征,成为了千亿万生命的精神代言人,唯一的最佳形象大使,至高无上的灵魂座标,他成了名符其实的国宝。没有了他,或失去他,不尊重他,便无法很好地管理眼下这个国家,无法使若大的世界安宁平和,也便不会有他们身前身后的光荣与辉煌。当然,这中间也不排除对这一无比灿烂文化的由衷折服与深深的向往。对他的敬重,对他的封赐,便向天下表明一个态度:他们是自奉仁爱与礼义的,是按天地大道行事的,是中华民族的正统,是亿万生命可以依赖的最佳管理者,最优秀的组织者,最真实的领导者。也正因了这点,这位圣人或多或少地便沾上了统治阶级的帮凶,麻木百姓的鸦片之类的嫌疑。可是,早在九泉之下的他知道吗?想得了吗?同意了吗?如是结果是他的本意吗?

他是大智慧者,然而再大智慧的人也难以把控未来的时代发展。正如魔曾经对佛说过的:你百年之后,我便化作你的弟子,穿上你的衣衫,进入你的寺院,做你竭力反对的事,你将如何?神通扩大,具有无上法力的佛无语,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佛魔一念间,圣凡相融会。谁愚谁蠢,谁智谁慧,我们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了。

昨天,两女儿去北京专门参观故宫去了,说是为学好历史,必须去那个经历了明清两代,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的皇帝居所看看。今天我在电话里问,去故宫没?给皇帝下跪没?去与故宫相对的那个纪念堂没?回答是都去了,都没有下跪。我想想,也觉得对。至从这两个神秘的地方向大众开放后,各种肤色的,南来北往的,每日出出进进的人有多少,但有一个为他们下跪的吗?反正进了几次故宫的我是没有遇到一个的。而站在与太和殿同等格制的巍峨无比的大成殿门前的巨鼎前,我却不由自主地下跪了,而且还虔诚地拜了三拜。这三拜,一拜的是天地,感谢上苍为整个人类奉献了这么一位无比智慧而仁爱的圣人,二拜永远端居于里面的那位山东大汉,感恩他曾经的百般付出,让无数的后来者及我们明白了生命的本来和生活的最终目的与意义,三拜天下苍生及身边前来参拜的众生,感激这些品行纯正,心地善良的生命,还没有忘恩丧德,没有失信去义,仍在把中华民族的这份薪火默默相传。

王者何人?帝者何是?我为素王下跪,不为帝王折腰,我们需要怎样的生命作依托,还需进行辨识吗?

“立道缓和,比尧舜而功为益远;圣神美大,配天地而德更难名” 天之木铎,金声玉振,扬善赋简,圣善周闻,经天纬地,慈惠爱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却淘不尽一介穷酸的教书先生。回看素王与帝王的对决,历史作出了最公正的选择。

 

 

 

2015.7.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