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巫师与圣人——(二)

(2015-04-24 06:36:25)
标签:

孔子儒学赵明生

文化孔子赵明生

分类: 随笔


巫师与圣人——(二)

                                       

 

最早混沌的天地因为一次大的爆炸,清者之物渐渐浮于上,混者漫漫降于下,按照同类相吸相聚之原则,便成形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与月球等太阳银河系及整个宇宙。种种不同层次形态的生命也随之而诞生,而无论是众星球还是众生命,都包含有宇宙原始时的那部分阴性的能量,或者叫它们灵也成。在这些无限能量灵的作用下,生命便按照宇宙本身的性质而发展变化。因为人也是从宇宙中衍化而来,故而我们与宇宙有着无比亲密的关联,宇宙之灵性与它的种种特性及变化规律我们都一一具有。所以,生命之道便是宇宙之道。我们就是宇宙之子,天地之子。天地与人也根本没有真正地分离,而是相互结合于一体。人性中有宇宙性,天地中也有人性。它们三者的本性是一致的,完全等同的,而且还相互影响制约。

由是,上古时的人与种种生命的关联也十分紧密,而当时的生命状态也非常多,各种各样的超智慧、超能量的神人比比皆是。各类神人间相互往来成为一种最普遍,最基本的状态。那时的人大都有神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物相合,人兽不分,它们与各种鸟兽相互往来,互通互助。因为离开宇宙母体时间并不遥远,所以天地人百兽等的生活非常得和谐、自由、美好。后来,随着生活条件与环境的不同而渐渐分离,进化成不同的生命状态。再后来,人类便有了属于自己的部落与社会,鸟兽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性,生命间的隔漠越来越大,以至于相互间不再能无间地交流。

《山海经》便是这一时期能量高超的生命对现状的一种认识反映,也可说是一部记载当时自然界真实情状的奇书。如“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里面有山谷、矿藏、河流等的描述,鸟有神性,还是六足四翼,且能识得歌舞。“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这个句芒就是人兽合一的生命。“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生百互人,是能上下于天”。 此中百互人是通天地的。“东北海中,又有三青马、三骓、甘华。爱有遗玉、三青鸟、三骓、视肉、甘华、甘柤。百谷所在”。可惜的是,这些神奇的动物与植物在地球都绝迹了。可以明显得出一结论,那时的神人是合一的,互通的,动植物等也是相通的,它们都有灵性,与天地相勾通。于是,才会有诸多神话故事诞生且留传后世。

经考证,《山海经》里所记载的好多内容与现实大都对印。可是,如果按照传统理论,这部著名记载着先秦时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丰富而生动内容的古籍,同时还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依当时的知识水平与条件,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就曾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

所以,我们认为,一直以来所谓的神话,便是那个时候众生命的真实反映,传说也不是虚假的,而是真实的,只不过能力低下的后世理解不了吧了。如盘古开天劈地,就可能是宇宙大爆炸时的一种巨大的能量,而后世把它给人物形象化了。女娲与共工等都是超高级生命,它们的补天与怒触不周山,也是一种超越了我们想象的巨大活动。再如颛顼与共工的大战,夸父追日,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等,都是超能力之神人的真实表现。只不过我们想象不到那时这些神人的英勇而把它们当成了神话。

什么叫神话,就是神人的生活和它们的话语。什么叫传说?就是这些神人们的奇怪故事在民间的流传。而随着生产的发展,部落的分化,环境的变化,私欲的增强,这些神人们通天达地,知古变今,往来各界的神力大大退化,好多神功再具有。但它们身上那先天的本性,如敬畏天地父母,正直无私,热爱众生,胸怀宽广,气宇非凡等美好的品性还是留传了下来。再到后来,便出现了三皇五帝这些与天地关联特别紧密的生命,他们的品德与才能远远超过了普通人,所以,他们才可以出现禅让天下,礼爱万民,不计私利,真心奉献之举动。因此,天人合一之宇宙观,公正无私之美德,敬畏众生,万物平等之思想才会代代相传不绝。这便是发展到尧舜禹时,整个社会上下充满了真诚淳朴,自然敬畏之风尚的根由。

同时,他们对天地真理的认识也还很明智与准确,故而也才会有火与文字的发明,有农耕的诞生,劳动工具的使用,天文历法等的发明。特别是大量超智慧的三坟五典及《易经》《黄帝四书》《黄帝内经》《素女经》等典籍问世。再至后来,因为人心越来越不古,自私自利思想严重,人世道德本性的明显退化,人与天地的距离或说隔阂越来越大,人类渐渐进化得与我们现在相近。但是,毕竟还是有一些特别事迹被口口相传,或让一些书籍记载下来,如《尚书》《国语》《春秋》《淮南子》《列子》及后来出现的反映当时现实的神话名著《封神演义》等。

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进化中,我们的先民保持了大量与天地对话的方式,即如祷告、占卜、祭祀、敬奉、求拜、祈愿、穿越、神通等等巫术。而且,大凡能拥有以上方术者,还都是品行端正,智慧不平常的性命,只有他们可通过种种方式回归到先天状态,与天地相合,得到天地的大智慧,或与众生命对话,了解它们的生活心性等。而那些品德低劣之人则与此无缘。人们借帮他们的神通,求得上天、诸神及祖宗的巨大能量加持,进行治国、出征、生活、劳作、治病、祛邪等,这一点与西方的诸神话性质基本相同。他们代天发言,与地相融,和万物相通,代百姓表达其心愿,所以,古代东西方才都会有政教合一之社会制度出现。执政者,首先是道德模范,再次是能力高人,敬天礼地时的主持者,故后世称为天子。这时所谓的神也就是高智慧与超能量的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加,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越显重要,人们的占有欲越来越强,道德品性直线下降,也越不相信上天的威力而只信奉自身的力量,不愿依循天地大道,反叛性增加,自我意识膨胀,杀伐之心增强,平和恭敬空缺,不敬天地,忘掉祖宗,先祖规定下的通天地的方式大量丧失,原先那些从事巫术占卜祝祷之人便开始失业,从原来的大雅之堂走到了平民社区,成为民间一种微弱的力量而四散流落。取而代之的便是对权力与武力的无尽向往,对人口与土地无休止的掠夺。这便到了圣人纷纷出现的那个时代——春秋。有关以上历史,出土的大量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铭鼎文等都可作证。

透过千年层层云雾细细观察分析,一直以来被我们颂扬不停的孔圣人,就是从一个在祭祀、巫术、祈祷、诵史、占卜等活动中渐渐成为一代思想大家,道德哲人。只不过需清楚的一点是,在二千多年前的那个时代,带有浓重封建迷信的祭祀、颂史、祝祷及占卜的这类活动,并非如我们现在这般低下,被排斥,被鄙视,边缘化,民间化。而是很正式,很普及,很庄重,普通平民又不可随意进行,只有贵族上层才可组织参与的一项重大的家庭活动,社会活动。而孔子,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担当着主持或组织者角色。

巫师与圣人——(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