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黄牛

(2014-04-08 08:15:36)
打黄牛

黄牛需要打吗?是的,不打不动,活谁干?

自古,牛好似就是需人来打的,特别是北方以耕地、播种为主的黄牛,厚厚的黄土层需要一寸寸深翻,时间稍长点,便会困倦,所以,农村留下一个习惯,牛就得打。除耕地外,牛拉车走的慢,得打;拉磨转得不快也得打,背上驮东西,不肯屈下身子来,更得打。据说,杀牛时,由于牛的力气和个头太大,人们只能用大铁锤来打,照着牛头正中的脑门星狠狠给一锤,再强壮的牛也便轰然倒地。还说,铁锤往下砸时,要用一块布把牛的眼睛蒙住,为什么?不知道。

可怜的牛,从生到死,无一时一刻不处于被打的情形下。

受传统风俗影响,本人从小爱一种叫打黄牛的小小游戏(后来叫陀螺)。很简单,把一截短的木棒,用刀削成下尖上圆的锥体,拿一条鞭子,缠绕住,平放到地上,猛的一拉,木棒一转动,再赶紧用鞭子抽打,于是,木棒便加速旋转,之后,便有一鞭没一鞭的抽打着,此为打黄牛。冬夏春秋四季,都可玩,只要找一块较平坦的地方,不停地抽打鞭子即可。玩的油了,便在木棒上面涂些颜色,一转起来,五颜六色的,很是好看。胜者,在下面的尖部再稍稍挖个小坑,锲进一颗滚珠,黄牛转动得便更轻松,更快速了。如果再有一根好鞭子,打起来,还啪啪的响,很清脆,远远的就能听到。边听边转边看,童心也随之而在快速地飞扬着。从未感觉到什么,或想到过什么。

后来读书,知道了有关牛的好多知识。上古时朝廷进行的祭祀分“太牢”和“少牢”, 三牲全备为太牢,有牛、羊、豕,用于天子祭祀社稷。诸侯祭祀则是少牢,即只有羊、豕,而没有牛。从中可以看出牛的地位。更让我吃惊的是汉朝,朝廷竟然规定,谁家有几头牛,何时转卖,何时牛死,何故死亡等等,都要在官府备案,不允许你随便杀牛,违者以杀人罪般论处。到宋朝,规定百姓到官员不允许吃牛肉,全国大小饭店酒馆不允许出售牛肉。其目的是保护耕牛,发展生产。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古人竟然不杀牛,如果牛老了,下不了地了,就在圈里养着,待它自然死去。死了的牛的肉也是不能吃的,要把它好好安葬,以示对它付出巨大贡献的一种纪念。其原因是因为华夏为农耕型的民族,种田产粮是国家稳固的根本,所以,古时耕牛为重要的生产工具。一头耕牛有时甚至比一个成年劳动力还宝贵。朝廷不得不出面制定有关保护牛的法律。

生活中有关牛的故事有好多。相传很久以前,地上并没有牛,犁田耙田都是用人力,非常艰苦。有一天,太上老君来到人间,看到人们光着身子,满身大汗拉着犁耙在耕种,便产生了怜悯之心,就把天上的大青牛给配到人间,让其代人耕种。来到人间的青牛见到人们对它们很好,又有满坡满岭的嫩草,就听从上天的安排,一心一意,勤勤恳恳的在人间为人们做事,由是,它获得了人们无比的敬重。

还有一个故事叫牛眠孙墓。说孙权的祖先是牧牛的,一天牛不见了,四处寻找,终于在一个地方找到了牛,它正在那儿睡觉。老孙觉得这是个风水宝地,死后让家人葬于其地,后代果然出了皇帝。

      牛在西方文化中是财富与力量的象徵,源於古埃及,依照《圣经.出埃及记》的记载,以色列人由於从埃及出奔不久,尚未摆脱从埃及耳濡目染的习俗,就利用黄金打造了金牛犊,当作耶和华上帝的形象来膜拜。
       
牛在印度教中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因为早期恒河流域的农耕十分仰赖牛的力气,牛粪也是很重要的肥料,牛代表了印度民族的生存与生机。所以,从西域传来的佛经《妙法莲华经》里,竟也有“三车”之说,即羊车、鹿车和牛车。世尊分别把它们比喻为声闻乘、辟支佛乘和菩萨乘,即阿含、方等和般若,也就是自我修炼时的小成、中成和大成三个修习阶段,而牛则为最高境界。
      
非洲的岛国马达加斯,别称“牛的王国”,这里的人们对牛有一种特殊的,近乎狂热的崇拜。牛还是个人财富的标志,牛头被当作国家的象征。牛在这里要象孩子一样接受洗礼,一个星期中的某一天不能强迫牛去干活。
       
由此看,这一老实有力,诚信恳干,性格倔强,善良寡言,普通又勤奋的家畜,自古就受到了世人的百般爱戴。为啥我们要打它呢?起个啥名字不好?三岁的孩童就可以随意地放牧一头高大的健牛,这样的生命还不够听话吗?还有,在中国古代那位大智者庄子笔下,为何要单单把“牛”拉来作为他讲述天地之道的比喻物呢?还有一个成语叫“对牛弹琴”,好似说牛太笨,不懂音乐。这是怎么回事?随意肢解一头牛真的可以了悟大道?它真的很愚笨,无法与人交流?从十二生肖看,它也仅排在聪明第一的老鼠之后呀?我迷惑了。

今天下午,到太原龙潭公园,看到一片空地上有那么几位大汉,赤臂上阵,挥动着粗长的皮鞭,在啪啪啪地抽着金属做成的黄牛。观看的人站成一圈,看得津津有味,喜上眉梢。我则一下心疼得发抖,忙闭目转头,但那无情的鞭声还是一声声传入耳中,让我浑身汗不敢出,从五脏麻到六腑。不由得眼前出现了自己小时候鞭打黄牛的情景,那旋转的小木棒转眼又变成了一头头可怜的老牛在那里不停地转动着,哀叹着,嘶哑着……

世上至残忍的动物原来是人类呀。难道那截小小的木头没有生命?不懂得被鞭子抽打的痛苦?难道少言寡语的牛天生就是来干活的,受主人抽打的?我们的欢悦再无其他方式进行了,只能让这般可怜的黄牛来替代?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脑海里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牛的影子。那圆圆的大大的眼睛,永远直直地盯着你;那巨大的头颅,面对再强势的力量也永远不肯低下;那如大山般雄壮的身躯,如铁一般不屈的脊梁让我们敬畏无比,再加那浑身使不完的力量,半夜起,半夜睡,一年四季无一时可以休息,吃的是草,挤的是牛奶的全部奉献,就换不来人类一丝的宽容或善待?难道真的是因为它的老实可欺,听话顺命,不如马那样嘶鸣反抗,不似驴狗那般弱小,比猪和鸡的肉厚皮坚骨硬,才成为了我们任意驱使的对象?它那至高无上的神性呢?那无比善良的人性呢?还有那那不顾一切,冲撞报复求生的兽性呢?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而让我们对它如此的无情寡意,刻薄鞭打?

突然,我的灵光一现,感觉到了什么。想通了庄子的那个比喻,原来,这位智慧无比的真人借解牛讲道的真相,是因为牛是世间最为普通而乖顺的动物,又是智慧灵性可通达三界的灵长,牛与人的心性最为相通,最为一致,懂得了如何解牛,便知道了如何悟道,知晓了天地万物的秘密所在。还有那个对牛弹琴的成语,原来是我们一直误解了它的本意。人为啥要对着牛弹琴而非猪非狗?因为牛知道人的全部内心世界,了解人的七情六欲。它本是褒义的呀,是我们恰恰把它用反了。而多少年代了,牛却无一丝的怨言。多么高贵的牛,多么可怜的我们。

而智慧如佛者,却没有糊涂。他用那无边的法眼,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至高的道理:与牛相一,坐着牛车前行,你会成就无上的智慧,获得大的解脱。

“牛为什么在天上飞?答:因为有人在地下吹。”这是一则笑话,也是一则真语。如何去解,要看我们的心智如何了。

对了,回来问妻子:“为何杀牛时要蒙住牛的眼睛?”妻说:“人怕看到牛的那双泪汪汪的哀求。”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2014-4-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清明之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