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的石(四)

(2013-08-15 11:29:37)
标签:

旅游

台湾游记散文

文化

赵明生

分类: 随笔

                             台湾的石

                               

对石头的喜欢是从小时就开始了,生于山区,长于山地,太行的雄壮和吕梁的巍峨让年过不惑的自己的心一直没有平息下去。特别是近年来,结识了几位玩石头的朋友,对石头的欣赏兴趣再次增长,一看到奇异的石头便走不开步了。来到台湾,第二天的行程是去野柳,导游说是一个海边地质公园,心中也没啥反映。自己太原的家就在一个公园旁边,有啥兴趣?而当我们从台北出发,向行驶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经过一个海港,来到一个停车场,下了车,看到对面一个不很大的山坡上有那几个白色大字时,我疑惑“野柳公园”,难道这里有柳树?是一片野地?也看不到大海的壮阔,听不到起伏的涛声。而当跟着导游,沿着一条不很宽却很秀气的小径走到里边,视野一下开阔时,我一下惊呆了:哇,原来这便是野柳!

位于台北县万里乡的野柳村,是一伸入海中的山岬,全地段没有一处泥土,根本长不出一株像样的植物来,哪来柳树呢?问导游,原来所谓的野柳,是来源于西班牙人。在西班牙语言里、意思是“魔鬼之岬”的意思。因为西班牙人曾在此登陆,可屡屡沉船不能靠岸,就像是有一只无形的魔鬼之手在拉他们,于是疾呼:“野柳!野柳!后来当地人就以“野柳”谐音,当作了“野柳”的地名。是真是假,不知道,只需清楚的是,这里全是岩石或礁石的天地,根本没有啥大陆那依依杨柳,来拂的景致。

野柳长约1600米,宽仅250米,有丰富的海蚀地形,在2000多万年前,台湾仍在海里,由福建一带冲刷下来的泥沙,一层层的堆积出砂岩层,600万年前的造山运动把岩层推挤出海面,造成台湾岛,野柳是其中的一部分。造山运动挤压时,深埋海底的沉积岩上升至海面,产生了附近海岸的单面山、海蚀崖、海蚀洞等地形,在野柳的两侧推出两道断层,断层带破碎易受侵蚀,所以两侧凹入成湾,中间突出形成海岬。接下来,在海浪、雨水和风的侵蚀和地壳不断的抬升下,造成了野柳蜂窝岩、豆腐岩、蕈状岩、姜状岩风化窗等世界级的奇岩怪石之景观。

一片湛蓝色的天地,让一道黄绿红黑不同的岬地所包容,四下里散放着无数形状各异高低不同的特别岩石,这就是台湾所谓的野柳公园了,对了,其实也是一处以地质为主的海边风景区。游人还不多,可太阳却早就明艳,赤裸裸的海边,风不吹,云没有,天地没有分界,只有无限光明下无数的蕈状岩和丛生的姜石。它们是证明此地几千万年地质生命多端变化的活化石,也是构成野柳公园的主体人物,同时更是这块土地唯一的最忠贞的守护神。这里好似沙漠的荒芜,却一尘不染,又像石壁的枯燥,却充满无限生机。多没见如此奇特的地方。

蕈(xùn)状岩,坚硬的质地,黑色的形状,上面有无数蜂窝状大大小小的洞,似有人专门雕刻下来,再细看却并不规则,实为大自然风与水的杰作。那些上部粗大、下方较细的巨大石柱,外观酷似磨菇。高的达十几米,矮的没有一人高,重的几十吨,与海岸相连,和大海相吻。

姜石,表面类似老姜根节的纹路,色泽灰中带黄,像做菜常用到的老姜的一种岩石。有高有低,纹理均光滑一点,众多的石头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这一片高低起伏多变的海石世界,成为我心灵震撼不已的一大神奇。

野柳这一带地层基本是由砂岩堆积而成,因受海浪长期的侵蚀和风化,在海边形成陡直的海蚀崖及宽平的岩床。海滩上奇岩怪石密布,种类繁多,各尽其妙。人物、巨兽、器物 无一不是维妙绝佳。公园大致分为三个区。第一区是蕈状岩的主要集中区,在这里可以看到蕈状岩的发育过程,以及海水侵蚀形成的壶穴与溶蚀盘,最具代表性的怪石是烛台石。第二区堪称野柳的中心,因为女王头就位于这个区域。虽然还是以蕈状岩、姜石为主,数量却比第一区少些,但造型更为奇特,有龙头石、金刚石、象石、仙女鞋和花生石等名石。第三区是位于野柳另一侧,一侧紧贴峭壁,另一侧紧邻大海,水急浪高。在这里能看到二十四孝石、珠石、玛伶鸟石等世上少有的怪石。还有一种叫宣状石的,因外观像一柱擎天的巨型香菇,因此又称为擎柱石,整个野柳公园内有180余个,随意直立在这里,非常的壮观,惊人。这些千奇百怪的瑰丽景象,世界级的岩层景观,成为台湾著名的十二名胜之一。

野柳地质公园的精华在于野柳岬,即“女王头”所在的那片区域。突起于斜缓石坡上高高挺出的“女王头”是野柳的标志,高达六七米,明显突出于四周的其他礁石上部高昂的头部,髻发高耸,微微仰首美目顾盼,惟妙惟肖,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面目轮廓均端庄优雅,令人赞叹造化神工之美妙。下部清瘦苗条,长裙飘逸,多姿婀娜。在明净的海滩上,玉立婷婷,唯我独尊,非常的引人注目,真的似一尊高贵无比的英国伊莉莎白女王头像。与她相伴的还有俯首的臣子,正在劳动的仆人,俏皮可爱的公主精秀的仙女鞋五瓣的梅花石憨态可掬的金刚猩猩巨大无声的卧牛石等等,这些礁石相互组成了一个巨大而亲密的家族,一个遗世独立的世外城堡。几千万年来,在海雕石乳,风化沙地,岛突屿没的大自然的造化下,她们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共同携手抵抗风雨的吹打,直到今天,静静地守护在台湾宝岛的最北一隅,成为一道不朽的天地奇观。

慢慢地行走在它们中间,倾听们所经历的风浪雨打,然后再去询问明天的阳光与雨露,之后,便可以撑一把阳伞,静静地在坐在软软的、白白的沙地上,望着眼前蓝得如紫玉的大海与天空,听着海鸥优美翅膀的起落,去一点点寻找它们中间那无数动人的爱或恨或离生死离别的故事,那种在瞬间把万古的历史穿透,让原始的自然与现代的我们无间交融的感觉,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神奇与无言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