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中国好舞台(四)

标签:
赵明生中国好声音杂谈文化 |
分类: 随笔 |
在四位导师中,在品德方面表现最佳的要数刘欢了。他用真实不虚的行动,告诉我们一个导师应该具有怎样的良好道德品格与行为标准。他选择每一位学员都是那么得精心认真,在对学员的演唱点评时,也是切中肯綮,合理入情,既有专业方面的准确指导,也有做人方面的真诚鼓励。在之后的每一轮对决中,对失利的学员又都是那么得慈爱关怀有加,全力为他们的前程着想,如他对刘悦的承诺,对徐海星失败的真心安慰,把佳宁组合介绍给自己最好的音乐伙伴。对吴莫愁第一次破坏性的表现,不懂就是不懂,实话实说,不加一丝的遮掩,不玩任何深沉,绝无一丝的虚假表现,更不自大自傲,张扬卖弄。四位导师中,他没有那英的激情冲动,却有着内心深处强烈的情怀;少了杨坤的简单直白,却又拥有了无限的坦诚,又不乏哈林的活泼与幽默,俨然一位长者风范,大家的品位,绝对是一位艺德双馨的典型人物。话语不是很多,却是好声音里一个灵魂式的核心人物。点评完吴莫愁的歌唱后,刘欢非常激动,面对现场众多的网络媒体,他大声呼吁,希望网络的音乐分类可以更细化一些,让中国的流行音乐能够丰富起来。这一期求,是他一直以来关心中国流行乐坛的自然表现,也是一位真正艺人应有的难得的良知和责任。刘欢做到了,而且以对选手进行点评时,常常提及到了中国,中国这两个具有特别内涵的词。这既是一种心愿,也是一份承担,更是一种境界,也是好声音之所以引人入胜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究其好声音的原始创意,本是来自国外的。说来,面对这小小的一个创意,也真得让几十亿人的大国,具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羞愧万分。为什么自信为文化大国,人才出众的我们就没有想到这一简单的招呢?盲听,背着歌手,只听声音,不看表演与外貌,以此来决定对方的优劣高下,这是多么得公平与真实呀。所以,好声音道选出来的歌手,个个都是真实的,不假的,他们所唱出的歌也都是其高水平的发挥。如大男孩李代沐,如十步音乐路走了十年的刘悦,如光头少女王韵壹,如失而复回的张赫宣……再如妞妞,虽然为那姐唱了多年的和声,私人交往很是不错,但是,面对观众,为了真正的好声音,那姐也不能为了私情而转过身来。再如关喆,完美的声音,让四位导师个个情不能禁,兴奋不已,前后举起手,按下了手中的红色按钮。那对美呀美的组合,那位神秘的白衣女子,那个明与暗,成与败,转与定,老师与学员相互对抗的感人场面,真的如注入了兴奋剂,让每位参与者和旁观者都为之激动不已。据《中国好声音》的宣传总监陆伟介绍,“好声音”终极PK的投票方案完全复制海外原版的模式。”看,这便是西方民主思想在其文化领域中的自然体现。对他们而言这一理念很是平常,而到了我们这里,就是奇迹了。想想真的可笑也可怜。在进步的西方国家,其实这一意识在哪个行业里都有充分的体现。只要我们留意一下便会发现,只要民主意识深入人心,进入每个生命的骨髓中,无论你做什么,如何做,一抬手,一动脑,一行事,便会自然地首先想到公道与公平,大众和普世,而把少数人放到后面,根本没必要刻意去寻求或展示它,这也是社会进步与否的一个标志。时间一长,社会各界大众便自觉将其当作平常与必然,不然,就是逆天,会成为天下民贼的。而在那些天天嘴上高喊民主的人,街头上大肆宣传的国度,其实有时候正是最缺乏或最不想讲的。宣传是最好的欺骗,这一点,很有道理。音乐是思想的宣传,但更是心灵的抒发,而民主又是心灵所需,故,透过音乐看民主,感觉有点牵强,实则本为一体。
是的,先让少数人用盲听来断定对方歌功的高下,最后再让大众来决定优秀选手的去留,这种比赛形式只有不拘一格的外国人可以想到,创造得出来。而多少年来,一直被陈腐思想,既定规则束缚得早已不会思考,更不会创新的我们则根本不会有如此的意识。五十年了,这也是我见到过的第一家。前几年那个超女的选拔仅是热风一阵,根本没有形成气候。而这,正是公道民主这一社会最为基本的理念所诞生出来的属于全民性质的一大群体事件了。细细看来,它可以说是较为公道公平的一种最佳比赛方式了。虽然之中,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它向我们透露出了一个无比重要的信息:民主,是完全可以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的。既然是选好声音,那就甭管歌声之外的其他,先定了行不行,再说话。这样便可以较为单一地把好声音选定出来,也很好地避免了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影响。所以,它得到了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喜爱。这些年来,一直走在全国影视艺术前列的浙江卫视不惜重金,把这个专利给买了回来。没想到,一出世,便引起了世人的巨大反响,它成功了。单从广告费上就可肯定它的正确与超越。因为它是国内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去掉了许许多多外在的包装而更显纯净。与国家那个央央大台相比,浙卫真的是一家具有前卫、创意意识并且取得重大成就的电视文化先峰队,突击手。都说浙江的商人厉害,经济发达,其实它们的影视更厉害,更厉害的是它们能把两者结合得如此精密无间,让我们不得不甘拜下风,五体投地。而这一切又都源于他们的深厚的文化,先进的民主思想。这便是文化的力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所在。
当然,仅凭一首歌,决定一个人的前程是有点草率。于是,节目组又设计了一个环节,来弥补它在这一方面的缺陷:让选手重新返场。这一下,便成就了一个人:张赫宣。由此看来,只要是出于公心,便自然会有一个较好的制度出台,便会有好多缜密的措施进行补救,也才能把事情做得较为完美。看来,还是佛家说的好,万事皆由心定,心纯而理真,理由则事正,事正则声真。好声音,就是这么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好节目的。这才是它内在的、本质的、别人无法超越的根本原因。那种靠一个著名的主持人,一个华丽无比的舞台,一个新鲜的环节,一个新颖的话题,一个动情的内容等等来出名成功的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了。当然,浙江卫视艺术总监不惜重金,用八位数的代价,聘请来了一位什么也敢说会说的名叫周立波的民间艺人,他的思想有时会决定一个集团的行进方向,可是,如果没有浙卫集团上上下下其他众多思想开放成员的配合,他就是一座铁山,又能打几颗钉呢?众所周知的那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国总理,不也是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吗?一个省级电视台,大胆创新,仅凭一个音乐栏目,充溢进去一些普遍、淳朴的人文精神,便实现了中国电视节目史上好多个创新与奇迹,这便是民主意识在民间扩张的有力证明。而且主办方还正在一步步把它做大做强,成为一个庞大有机的、系列的、文化也商业的链条而相互结合于一体,正在一步步实现着它无比巨大的社会效应,为我们不断传送着无大强烈的正能量。而贯穿于其中的一个核心,就是它公正的理念,平等的理念,尊重低层的意识与全方位深层次接受大众评审的思想与规则。所以,从这一点上讲,我们能看到那优秀的节目,听到那动情的歌,首先应该感谢民主这一对我们而言看似熟悉实则很是陌生的大众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