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味在哪里

(2012-01-26 22:53:08)
标签:

年味

旺火

二踢脚

明亮的窗户

祭祀

过年

文化

赵明生

分类: 小札

                             

年味在哪里

                                 年味在哪里

 

城市人过年为啥没有年味?这个问题问得好多国人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是的,我们的年味哪去了?那放鞭炮时浓浓的火药味,那熊熊燃烧的旺旺的火隆,那香甜可口的油糕,还有那走门串户,笑声不断的拜年……

按理说,这些,我们都有。君不见大年初一子时一到,整个城市乡村都沉浸在一片烟花爆竹的海洋声中;君不闻过年期间,各大电视报纸上印刷着满满的拜年道贺的话语;君不尝整个正月里,一日三餐,到处美味佳肴,食不下咽。但是,我们却总是这些日子以来,过年感觉缺少了什么,就如同精心做了一道柔滑脆嫩的抓炒大虾,入口后却发现没有淋入足够的醋和白糖,一盘肉质剔透莹润、玉洁冰清的洪山菜薹端上来了,却少了肥腊肉这道辅料,一时间这道楚地名菜成了欲食无味的鸡勒。这该如何是好?

其实,过年,最大的无味不是天寒地冻,少吃缺穿,也不是忙碌受累,无法与亲人团聚,而是没有由衷的欢笑声,没有融融的人情之爱,没有一颗真真的享受幸福与快乐的心灵。

这,才是过年的真正意蕴与目的。

几个小时前,本人带着全家,驱车刚从老家过年回到省城。一下高速,小女儿就感慨地说:“咋这里和走时一个样呢?”大女儿问她:“你要有啥样?”

“不知道,反正与奶奶家不一样。”

奶奶家过年啥样?其实奶奶家也不在乡村,而在本省一个小小的县城。每年年底,我们全家都要回去过年。一进县城,车就走不动了,大街小巷彩灯高挂,拱门高起,红色绘天,街头街尾一片的人山人海。十几米的旺火早早就高耸在县城的主要街口与广场了,各个门店前,各色各样的年货堆得堆得满满的,却听不到一声叫卖声,因为根本不需你叫卖,人们如同疯了似的,买的卖的没个够,超市里更是挤得喘不过气来。来往的人流,城里的,乡下的,七横八竖的车辆,大箱小包,东一堆,西一片,把宽宽的街道挤得没留下一丝空隙。再到各家看看,屋里院外都忙得不亦乐乎,打扫家的,洗衣服的,做年货的,看望老人的,接孩子的,上坟的……更不用说正月里放下整个身子一心一意过年了。与城市里相比,它真的是要什么味有什么味:忙了一年的稍停味,要过年的忙碌味,全身心的过节味,迎神驱鬼的神秘味,祭祖祈祷的祝福味,你来我往的生活味,送这换那的乡情味,老人孩子的喜闹味,全家共欢的团圆味,放炮打狗的乡居味,回家离去的真情味……

“奶奶把半个县城给搬来了。”车停到门口,妻子看着眼前这大包小包的一大堆东西,不知如何拿回单元楼。“这都是亲人们的一片心呀,再费力也拿吧。”我打趣道。

是的,还记得离开母亲家里,全家人在大门口送行的情景,除了七十多岁的父母,还有自家几个亲兄弟、弟媳妇、妻姐,数不过来的侄子、侄孙,还有邻居那真诚的笑容。两条可爱的小狗紧跟着出来,摇着短短的尾巴,不愿离开左右;好些天了,一直很懒,那时却对着小女儿咪咪咪叫个不停的小花猫……

“路上好好小心点,有雪。”

“不要急着往回赶,晚回去也行。”

“前几天,对门那张叔开车就走的那道,很好走的,保证没事,一事顺风。”

 “开上一个小时后就在服务区歇歇,大过年的,小心点。”

今年没有三十,二十九那天,老家的气温零下二十七度,是入冬最冷的一天,屋外是皑皑白雪,凛冽寒风,滴水成冰,而屋内却是融融如春,欢喜如夏。都早上八九点了,太阳透过明亮的窗户,把春天的第一缕阳光无私地献送进来,睡在厚厚的土炕上,躺在暖暖的被子里,嗅着母亲在火炉上熬着的鸡肉粉汤的味道,听着父亲在院里子开门、喂鸡、整理水桶的声音,静静地回忆着昨夜做过的梦,回到了儿时的岁月,忘掉了城市的喧嚣,五十岁的人了,与两个女儿一样睡着,享受着一年仅此能做的人间美梦。还有,前天,无月无风,子夜早过,一家老少十几口人却毫无睡意,婆媳没有嫌怨,伯婶少了忌禁,侄女外甥打闹声不断,嘻笑声不停,吃喝尽兴,随性而歌,人狗猫俱欢。五光十色的电视也早丢一边了,围着小火炉谈家史,说乡情,叙乡野孩提趣事,道亲戚邻里短长,孩子们相互数着赚来的押岁钱,大人们吹嘘着自己最得意的经历,远外朋友的短信忘了回,报纸电台的广告无人去看,呼呼作响的火炉上,煮好的自家从奶牛身上挤下的香香喷喷的鲜奶一碗碗喝尽,再一碗碗添上,第二天,刚吃完饭,这个发小来了,叫你去打牌,还没动身,那伙同学打电话来,让你去喝酒……这是什么味?

什么叫生活,这便是生活,忙并快乐着。什么是过年,这才叫过年。累并幸福着。没有了真情与家庭,这年便真的没法过。现代城市为啥没有了年味,原因也正在这里。

城市人有钱,却少人。一家三口过年与平时一样的情景,吃喝住行样样全,最多,再加上个父母,出门除了车还是车,回家除了这人,还是这人,吃的喝的与平常无异,说的笑的还是那些声调,大红的对联是贴上了,却风尘尘不动,五色的彩灯是点亮了,可闪得没有一点笑容。出来对面不相识,回家抬头一面墙。想拜个年,一则短信转发一下即可了事,难得碰到一个专程送上门来的真诚的问候。吃团圆饭到饭馆,一吃便了事;相互道贺,就那么几个人,几声就完;爆竹放一晚就让你停断。如此,你再怎么折腾,也不可能把这个年过出个新味来。就如同这些年的春晚,再有高人团队精心打造,也是年年有欢乐,味道年年淡。

是的,在干净的小院里众人们打碳、拾柴、堆旺火的经历你有吗?寒风里大人小孩争新着点旺火,开大门迎神的急切你有吗?一大群人围着旺火,就着寒风,放着鞭炮,烤着红枣大花卷,吃着白面大馍的味道你有吗?刚刚穿的新衣服不小心给沾上一大片鸡屎,沾上雪水,众伙伴帮你用柴棍越弄却越不干净的气恼有过吗?他口袋里装着的鞭炮让另一个人给悄悄点着了,那个惊吓与欢笑可能发生吗?一大帮野孩子,带着大黄狗、小黑狗村前村后往来疯跑,到十里外的二大爷家拜年,到山那边的三姨妈家要好吃的,在平平展展的河里滑冰,打开大小不等的冰洞炸鱼,到坡那边二奶奶家的羊圈里,往里抛二踢脚,炸得整个羊群上蹦下跳的那种乐趣你能想像得到吗?

为赚加班费而不能回家过年的打工者,感受到过年是什么概念?为保证那份签单,通过增加工资,监督工人辛苦劳动的老板,能把年过出什么味道来?执照上级要求,也为获个好名声,四处下乡访贫,上电视报纸的领导干部有过年的幸福感吗?全家开车到一人少烟疏,难闻爆竹鸡鸣声,孩童狗叫声的幽静高档的度假村,吃喝拉撒都如同皇帝的富翁贵公们,他们知道那是在过年吗?再胜者,拿上签证,乘坐飞机,外游四海者,更是难以享受到中国年的一丝丝滋味了。什么是过年?怎样才能过好一个年?在城市里过年,味道为啥越来越少?问题其实很是简单,简单得有时让我们都快要忘记它及我们的本来面目了。

年,本是一非常凶狠的动物,过年就是全家老少在一起共同对敌,渡过难关,迎来平安与幸福。人,本来也是一种特别的生命,它最大的欲望不应该是吃喝穿住,而是获得一种无尽的喜悦之情。几千年了,如何才能过好一个年,那绝对不是一个人,几个人,一处地,一方众生可以做到做好的事,更非有钱、有物、有权、有位者便能过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没有了人,没有了人与人之间那份纯真与厚意,相互团结一处,共付外敌或强手,同求平安幸福的心境,就是天神也难过好的。对了,过年这一天,就连天上地下也都是放下诸念万事,团结一起,同欢同乐的。很少有哪位绝代大仙,超凡菩萨能安然地静坐那里,独品香茗,悠然地在那里度过这个年关的。

故,真正回归于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流传下的这一悠久美好的传统,把整个民族的精气神,情意心全部凝结到一处,放开欢悦人性之美,城市与乡村没有分别,富人与穷人没有差异,老人和小孩没有歧视,过年的乐趣与幸福便会自然地与日俱增,经千年而不朽的。

今天是大年初四,距刚刚过去的龙年才仅仅几天,也不知道回到省城家里的女儿的心里,年味还有留有几成。

 

 

 

2012-1-26

 

 年味在哪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