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瀛书院讲座

标签:
文瀛同仁文化赵明生 |
分类: 摄影作品 |
完后,好多听众都赞叹,曰,太好了,新鲜而受益。兴致未减,又与几个同仁一起去吃了夜宵。近一点时才归去。
一分为三的基本哲学观
根据要上所述,我们便提出如下哲学基本观点:宇宙是物质的,是复杂的,相互混合的,发展变化的,但内部成分有时它也是可以分离的。它绝不仅是由我们的肉眼所看到的那简单的物质组成,执照其性质与特征,大的方面我们可将它分为三种不同质与类的物质,即阳性物质、阴性物质(就是我们所称之为心、念、魂、魄、精、神等物质)、与阴阳混合物物质(是不是暗物质?)。那么,事物也自然是一分为三的,三者相互统一,又各自不同,相互影响,又各自独立。三者相互作用,随时不断发生变化,三者都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主宰决定事物的性质与变化。三者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只有作用的不同,而无高下的区别。那类不为我们所见却能为我们所感所觉的灵类物,常常决定着事物的本质,认识它,不能通过人的眼与手,只有借助心灵去感知。而为我们所见所触的这类物,则常常显现出其一定的外部形态,而成为现实的组成形态,认识它,只要用我们的肉眼与手等则可。
而第三类物质,因为它的特别,一会儿寄身于前者,一会儿又借助后者存在,所以,认识它,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才可以,其方法是心与眼与手等结合,即中国古代留传下来的所谓五觉:触觉、视觉、嗅觉、知觉、感觉。前三觉认识实在的物,后二者认识灵物,第三类物的认识则要借助一新的认识方法:神觉。六者一觉比一觉层次高,但又相互统一于一体。
中国古语里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是再准确不过的了。所谓的阴阳合道,并不是由阴与阳这两种物质组合而成为天地万物。而是阴阳两物,与道一起,才构成了宇宙万物。故我们现在所说的一分为二是有一定的片面性的,它只是事物的初级阶段的外部表现形态,真正决定事物运行的主要因素必然有那个介于二者之间的,包涵着事物原始本性的“道"


”。“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但它不等于阴与阳的简单相加。就象一个母亲生下两上双胞胎儿女,这两个儿女的体内(外物质、阳性)、心里(内物质、阴性)里分别都具有母亲的好多遗传因子,但这两个儿女的相加,却绝对不再是当初那个母亲的全部。母亲体内的某些基因不会因为这两个儿女是一个新的生命而改变的。于是,他们的生命体内就势必会出现这样的因子:母亲的、儿女的、母亲与儿女混合的。一个新的生命里包含有三种不同的因子,三种不同的因子又同时处于儿子这一个特别的体内。这便是最典型的、浅显的一分为三的理论表现。



一个完整的生命的全部发展变化过程是这样子的:从宇宙里诞生,又在一定的社会团体里发展生长,最后它必将归于宇宙。自然界的他就具有了三种属性:自然性、社会性、神美性。于是,它也就由三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一是血肉骨骼等物,一是精神灵魂之物,还有一个就是隐藏在它们之中的宇宙原始之物。它寄存、游离于我们的肉体与心灵中,时时干扰、支配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态,一感一觉,一精一神。生命也才因此而复杂多样,难以捉摸。
物质运动的三种状态:、运动、静止、边运动边静止。每个事物的内部关系都可分为三个方面:独立面、对立面、混合面。如一个国家内会有多个政党存在,这些政党各有其原则与纲领,各自独立,阵线分明,互不干涉。有时又是水火不融,你死我活地相互斗争。但并不可能永远截然对立下去,它们有时也在各自独立的前提下互存于一,相互合作。
事物是以矛盾、和谐、既和谐又矛盾三种方式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而存在的。没有好就不可能有坏,但事物不仅是只有好与坏二种情形,经常还会出现不好与不坏第三种情况。没有红也难以分出白与黄,但是天下最基本的还是三原色,这三色各不相同,却又相互为一,演化出十二种(五种颜,六种色,再加宇宙那一种永远不变的色,成为了我们现常说的十二色)不同的色彩,于是也才恰当、全面、准确地表现天地之所有色彩。
也由此,作为一个健全的生命,一方面它必然要有对物质利益的享受与需求,为是人自然属性的表现;另一方面更有责任、道德、荣誉、尊严、人格、人伦等需求,这是社会属性的表现;同时更有精神、灵魂、自由的追求,及对天地万物的热爱、敬畏、平等与回归之情怀,这便是生命的最高属性——宇宙性的体现。这个特性千秋万代不会消失,更不会减弱,而且任何地域的任何人种都不会没有。而后者在生命中占居的位置很大很重。它常常决定着一个生命目标的确立,层次的高下与对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事物的运动过程是一分为三,最后运动结果则是三者合一。三者中,往往是前者居其中,主宰支配着事物的性质、运动与变化。蜀、魏、吴三国原由汉朝而来,后由晋而归一。《三国演义》的主旨也正在其中。《西游记》讲述的也是人(阳性)、神(阴性)、妖(不阳不阴),石头(阳)、人(不阳不阴)、佛(阴),天上(阴)、地上(阳)、人间(不阳不阴),空(孙悟空)、色(猪八戒)、性(沙僧),众三者之间的复杂的内在关联,最后全归于“佛”(宇宙之初,虚无、虚空之状)这一深刻的道理。《水浒传》一书主要说的就是如何处理国家(大)、集体(不大不小)与个(小)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红楼梦》的主题就讲述了色(现实)、空(未来)、缘(连接现实与未来)三者组合变化的内在关联。四大名著的伟大思想意义与高超的文学价值也正在于此,而非什么反这个、反那个的。
以“三”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无限地组合下去,便构成了整个无穷的宇宙。故有成语一而再,再而三。有三为基数,三为虚数之说。而这个字形的写法也正好说明了天地人三者的统一。还有天有日、月、星,地有水、火、金,人有精、气、神之说。一个国家最好的政体便是执法、立法与施法三权鼎立的状态。
对待宇宙必须从三个方面同时进行:天、地、人。三者中,人居其中,可上天,可入地,可改天换地,支配天地。天时、地利、人和之说也证明了这一道理。
认识事物也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既本质、现象、本质又现象。看一个人可以从他的言行得到答案,也可从他的心灵与意识探究,但最重要的还是把两方面结合起来一起观察,这是最好的一种方法,也才可以更准确地抓住它们的本质特征。三者都不可丢开或偏废。
事物有三种特性:阴性、阳性、阴阳性。换个角度讲也是三种特性:普通性、特殊性、混合性。现实中的人除了男人、女人外,还有一类便是阴阳人。男人与女人都有做为人的普遍特性,但男人与女人又各有其差异性,但还有一种便是男人象女人,女人象男人的第三类特征,这就是它们的混合性(当下所流行的中性色,中性发型,中性衣服,中性歌声、中性生活情状等等都是这一原理最自然的表现)。我们做的事情的结果一般有好的、坏的、不好也不坏的。
整个宇宙起源于一,一分为二,二相互交融,与原先的母体共同生成三,三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宇宙。宇宙可分为三界:阴界、阳界、阴阳界。三界的事物以三种不同的形态存在:粒子状、波态状、波粒状。它们分别存在于空间、时间、时空合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