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鸽子飞满身

(2009-01-04 18:07:43)
标签:

鸽子

鸽食

一块

游人

饿狼

杂谈

人性

赵明生摄影

文化

分类: 随笔

                             

 

              鸽子飞满身

 

                                        鸽子飞满身
 
     公园一处树木繁茂的地方,有座小小的茶楼,茶楼前面是一片茵茵的草坪,一对农村来的中年夫妻在经营茶楼的同时,还养着一大群鸽子,约有一百多只。每天酒楼开张之前,主人做的第一件要事就是把门前的空地清理干净,然后再把鸽食拿出来,放到一个小方桌上。鸽食是一小袋一小袋的玉米、高梁小麦等。由游人自由购买后去喂鸽子。以前每小包是一块,后来涨成了一块五。但因为到公园的人多,特别是星期日,小孩们每每走到这里,都会被那或纯白或乌黑或间花可爱活泼的鸽子所吸引而不能迈步,嚷嚷着要看鸽子,看得看得就忍不住想去喂,要亲自体验一下与鸽子零接触的那份新鲜的感觉。大人也就正好坐下来喝一杯茶,拿点钱给了孩子,自己悠闲而开心地看着他们用那小小的手把一粒粒玉米撒出去,或伸出手来,让那飞来飞去的鸽子欢腾起落,争先恐后地啄食,鸣叫。
     然而时间久了,这一招不灵了,任你再把手伸得长长的,鸽子总是不那么积极主动地飞来,更不会去飞着抢着争食了,大都蹲在酒楼的顶上自由地翘望蓝天,悠然地缅怀未来,要么就是与大树为伴,闭目寡言,呆若木鸡,修养性情。一百多只鸽子虽然不少,每天消耗的食物很大,但主人的食物更是源源不绝,来公园游逛的人则更是络绎不绝,多上加多,每包一块五也都能拿得出。于是乎,鸽子越喂越肥,飞得越来越少,看着下面那一层层诱人的食物再也开不了心,动不喟口了。游人则兴趣不减,一拨走了,再来一拨,这样就便宜好活了那自由野生无家无食的小鸟,一片片地飞来,一群群地离去。倒也逗得小孩们很开心。公园里也时时有笑声兴起,主人也乐意。反正都是赚钱,两头赚了更好。
    每次去公园,都要路过那个酒楼。每次路过,小姑娘都要去戏戏鸽子,喂喂小鸟。但大都是抬头望鸽而叹,最终常常失望而返。最多也就是近距离看看那平时看不清楚的小麻雀一蹦一蹦飞来飞去觅食的样子而已。
    “那鸽子为啥就不下来呢?”
    “鸽子吃饱了,不想动了。”
    “怎么才能让飞下来呢?”
    “饿它一天,它就下来了!”
    “那不是很可怜吗?”
    “所以,人们就要不停地喂它,它也就时时有吃的了。吃的多了,身体胖了就不想飞了,看到你那吃的也就不稀罕了。就像你回到家里看到那么多的好吃的一样。”
    姑娘不知听懂其中的道理没有,反正我是深有感慨。但这样的情形太普遍了,见怪不怪吧。每次从公园出来,心里总是平平的。
    而昨天的一景,却让我大吃一惊,收获不少。
 你见过如苍鹰般迅猛有力刚劲、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又似饿狼般成群结队,为一点食物不顾死活去拼杀抢夺,还如鹦鹉一样乖巧,结巴讨好,更如低俗烂皮,举止行为不成样子的野山麻雀的鸽子吗?如果没见过的话,眼前的一景就是最好的明证。在我们的心中,一向以温文尔雅,善良和顺,高贵优闲而著称的鸽子,顿时成了饿鬼、饿狼,晕了方向,失了尊严,没有了身份,变成了一群见到马路上行人遗落的几个硬币,眼前一亮,顿然丢掉手中的打狗棍,全身心地扑到地上,不顾一切,四下里哄抢起来的乞丐叫花子了。那情景可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只要有一个孩子的手伸出,马上就会有五六只鸽子飞落了上去,全然不顾游人的讨厌,反对或躲避。只要有一把玉米撒在地上,一百多只饥饿许久的家伙就会哗拉拉拉,从树枝上、石头中、草丛里、小路边,四面八方一起扑去,不顾性命地啄击同伴,碰头撞腰,折翅压尾的,真的是饿狼扑食,群虎争撕,恶狮混战,百鸽争鸣。那二百多只巨大的翅膀扑激起的尘埃一浪浪一阵阵的,与那层鸽子的粪便味混杂在一起,弥漫四周,久久不散,让过往的行人捂鼻而去。
    这是什么东西呀?真还没见过的。再饿也没有到这地步吧?那还是鸽子吗?都他妈的成西藏地区那闻到死人味的秃鹫了。有游人这样谈论着。

                 鸽子飞满身 

 

 


    而小姑娘不管这些,从心底里的惊喜与兴奋。伸出两只不大的小手,抚摸着这只,贴过脸去,亲亲那只,与其他小朋友一样,高声叫喊着,蹦跳着。对落到自己身上的每只鸽子都是那么得热情友好,一趟趟地去买那一块五的小鸽食,脸上的汗一行行的,也不停止。可是时间一长,姑娘也有点讨厌了,对不断飞落在身上,任意啄鼻子,抓耳朵,在眼前胡乱拍打翅膀的鸽子不感兴趣了,好多小朋友也开始躲着那不知休止,永远不会吃饱有时还会给你拉一堆屎的鸽子了。当然,旧的一批走后,又会有新的一批游人闻风而来,加入到鸽子与人的亲密互动之中。鸽子从中得到了饱食,游人从中享受到了乐趣,主人赚了钱。说这样的风景这些天来就这样在清淡的公园上演着。
    “都是饥饿的过,夏天哪有这种情景。谁能把鸽子引到身上赶不走的?”
    原来如此呀。大冬天的,冰封一片荒凉,公园里也凄惨枯瘦得只剩下干硬的石头与青黑的树干了,各等小虫子、草籽早没了,偶尔来的几个游人也大都是大人,小孩子们则都躲在温暖的家里不出来。于是以前由人喂养的鸽子也就一下成了落难的公子,被遗弃的美妇。往日那神圣高贵的气质与风度便荡然无存,生命本身的天性和为了生存而必然出现的自私、相残、暴力、无耻、卑鄙、粗俗等也就一一尽情毕现了。任何生命一旦改变了它原来的生存环境,它就会随之而发生这样那样的量和质的变化,于是生命原初真正的本质也就显露无疑,妍媸毕现了。好的环境与差的环境对一介生命的影响与塑造真的是无可比拟的呀。
    人类进化了这么些年,其本性与表现为啥就不能有一点儿的改善与变化呢?为什么一到了特定的时分,就会荡涤掉美好而显得那么得底下卑贱?由不得,我想到了荒原上四处游荡饥饿无比的野狼,为啥会有特别残忍的表现,在水里自由而来而往的鱼,为什么会身体光滑,悠然自得了。那么,同理,一个从小农社会发育长大的农民,他必然是自私、狭隘、小气与胆怯的,即使他成了君临天下的帝王,也仅是换了件华丽的衣服而已。再推想,那些人见人敬所谓的有风度与气质的学者大儒、世袭贵族、高官大人,其实本质也与你我差不了多少的。如果饿它三天,没有那一羹汤就可能死亡时,面对一盘无人看管的美味佳肴,能自守品节,不为之所动的,那才真的是天下的君子呀。兽如此,和兽同出一体的人也基本如此。
    人的起源是由于兽性,但与兽不同的他又是在社会性的包容与滋养中长大的,同时更被一种生命本质里所带的神美性而吸引着,不断向上,至美。三性齐全者是人性,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的事物面前,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与思维,表现着不同的性欲与情思。故把握生命的本质,必须从上述三性入手。
    但是,后两者对凡人而言却是难上加难,非千百万代的修炼是很难改变或进步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无崇高信仰,无道德原则,无高尚目标追求的生命来说,真的与兽类没有什么差异的。时下,对刚从当年那个物质与精神双重饥饿灾区中走出来不久,一下子体会到丰富的优越物质生活的国人来说,生命本质的凸现也与这些鸽子相似。
    由此,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优良难得的品质更加崇拜万分了。如百折不饶,周游列国,成丧家之犬后依然不改被衷,继续传播和践行着自己崇高人生理想的孔子;如饿死的首阳山上,却不愿吃周朝之粟的伯夷、叔齐;如把功名利禄看作是对自己纯洁生命最大亵渎的老子;还有把奉事二主视为生命最大耻辱的傅山;以十族为代价,用淋漓的鲜血仅换取了一个“不”字,却也无悔无怨的铮铮硬儒方孝儒先生……
    生命如真的活到了这个份上,不就是一种特别的成功吗?不就是一种真正的涅槃与升华?只要内心有了认为值得终生恪守的生命最崇高之信仰,还怕你三天不给食,三年不加衣的威逼和丰厚的名与利来诱惑吗?它们也才是社会进步的真正力量,无可摧毁的中流砥柱。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无限动力与根本源泉也正在于此。人呀,你若摆脱不了名与利的诱惑,你就别信口说什么高尚与尊贵。身居高位时,你也别轻易对他人言谈什么崇高的教化之理。只有身处逆境,遭受厄运了,劳苦倦极,疾痛惨怛时,方可显出一介生命地真正高贵、尊严与光彩。
     宽容凡人,崇敬完人,力做圣人,这应是人世众生三种真实而合理的境界与行效的法则。  
    鸽子不是人,除了吃喝,它们再无别的期求,为了生存,它们可以不择手段,抛弃尊严与一切。人则不仅是个动物,自然地应该有为社会服务,修炼提高自我的追求,否则就有愧于“人”这个高尚的称呼。故,最后得出的还是那个老掉牙的论题:人不是得到了丰裕的吃喝住行等,就可以活得幸福美满的。生命最真最高的价值一定是体现在它某种精神的内质上,内质的纯劣才是决定其高低的唯一标准,而非什么地位、权力与学识等。
    从公园走出,到门口时,看到一只小狗让主人牵着,猛然间,我又有一命题生出:人与动物可以和谐地相处,却不可无间地相容。

            鸽子飞满身

 

 


    叶公好龙是有一定道理的,相间而处,相同而居。同一个屋檐下,各过各的活,各走各的道,不求统一,取消强权,打破专制,保持本色,维持距离,平等往来,方是平等民主进步社会最基本的一个准则。人宠小狗是正常的一种感情,但人就是人,鸽子就是鸽子,再美丽可爱的鸽子与人相处的时间长了,亲热的距离太近了,人也会厌烦的。同理,人把鸽子当作自己的恋人看待了,那鸽子也会远你而去的。其理由也很简单:性不同,情不一,行有别,于是,止相间,居有异也就要为我们所首肯了。爱另类胜过爱同种的人还是个正常的人吗?它的本性真的还是那真纯、善良、正直等的美好人性吗?物物各异,各居其所,各行其道,这是大自然既定的法则,谁也不可改变。那口口声声说什么“人与动物亲密无间”的人,我总在怀疑他的思维是否正常。
    天地万能,既然创造了这芸芸万物,万物也就自然有其行为处居的规则与方式,我们不能将之同一,融合。否则,那个高高在上的球体里,装的就真的不是人的脑浆了。
    纯白的羽毛,温顺的眼神,善良的品性,美丽的身姿,动人的叫声,多年来一直让我们喜爱不能,向往不已,赞美不尽。今天,才知道,这种长久以来固定的美丽也常常会失态,甚至失得让我们生出几许的失落和厌烦。
 
 
 
                                             2009、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古村剪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