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残疾

标签:
杂谈北京奥运会休闲文化残奥会 |
分类: 杂文 |
天下的事有时真的奇妙,同一朵花,用肉眼看是一种感觉,借放大镜观察是一种收获,而在摄影家的眼里则是另一番精神享受了。从中,我在想一个问题:这世上到底真的有无绝对正确的事物与道理存在。
其实,这个问题在早些年的一些哲人那里就进行思索了,如春秋战国时的名家,就是专门研究事物的本质特性和给事物定义的一家思想学派,他们在对众种的事物进行了大量的深刻而详细的探究后,得出一个结论:事物是不能简单命名的,也是很难对其下定义的,人们平时那些所谓的定义往往是错误而片面的。于是,他们不敢轻易动用自己手中的笔,而说什么了。后人也仅是从其他的文献中知道在那个思想特别开放自由的时代,有这么一家非常奇怪的思想学派曾流行于世,思想之奇特,学术之高深让好多高人名士难以望其项背。只是不知道其具体的理论内容。
这种思维方式同样在外国的高人那里得到了验证:释加在世传道几十年,却无一字立言,在他圆寂的时候,守候在一旁的众弟子问道:你走后,我们以何为法?佛陀回答说:在戒为法。而且还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让众生难解其中三昧:不能说,不能言,一说就错,一言就偏。
而同样在民间,老百姓也有一句话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它的深遂: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想想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有一点是相同的,那便是:真正达到那个境界的生命,是不会轻易对事物进行褒贬和定义的。因为他们的思想道德与生命的品位很纯真、高尚,站的角度也远远超出凡人许多,对等事物的态度看法与我们常人也就大不一样了,这样一来,就不知该如何去表达他们的看法与意见了。说得低了,通俗了,是错误的,会误导众生。高了,深奥了,众生又理解不了,认为是谎诞、迷信。再说了,天外有天,谁能说自己就把握了事物的绝对真理?“无知者无畏”,此话可算是一个相对真理了。所以,流行于世的好多理论、观点、思想、认识及在这种看法指导下的行为,其实常常是假的,错的,说得过分一点,是无知者对世人的一种欺骗,哄瞒。
这几天偶尔也看看那残奥会的比赛,不知咋的,心里总是有一种难言的痛,为那些身体伤残的各类运动员或为了那块金牌,或为了展示自己的某种毅力,或为了证明生命的某种奇迹等而做出的所有无比的痛苦的努力。换句话便是那种无畏勇敢拼搏的可贵精神,在我眼里却全成了一种为了名利的全力夸耀,丑陋的竞逐。虽然,好多运动员会带着微笑,兴奋地对记者、他人说这样那样的美丽动力的话语,但我想,少有身心全部健康的。因为他们在用自身的残疾向世人证明着一种偏激的道理:生命的残疾也是一种可贵与美好;不断地拼搏与奋斗,就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为了目标,可以用生命的痛苦做代价。
请不要对我的这番理论下否定的判断,先让我把话说完。
道理其实很简单——越是大道越简洁,越是真理越明了,天下的理论家很少知道这句话的真谛的——生命最美的状态肯定是身体的健康与精神心灵的高尚。身体残疾了首先就是不美(那种所谓的残缺美是在艺术领域,艺术与生活是截然的两码事,这个只有在特别的条件下才可合一),如此的情况下,用这一种痛苦努力去换取另一种美,它肯定不是最完美的,如此,事物的另一面一定会出现残缺,有时还更多,如失败、打击、失望、残忍、无情、折磨、悲伤等等。再说,生活是非常自然的,一旦越超了它的限度,那也必然要带来更多的损失与代价,违背自然规律和生命的法则不说,还很难达到生活幸福的目的。
再从另一方面来看,一个优秀而文明的国家、民族,对生命的敬重与否,其最高的境界是看她对其所有的成员有没有歧视,是否都给予了尊重。而尊重的方式应该是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一切众生,而不是把一部分生命搞得特别,装扮得出众。生命是平等的,所享受的社会的资源也是平等而有限的,对其一的高,就是对其二的低,谁也无权这样去做。否则,就是违背天理和天道。这一点还有如我们评比各类先进、榜样等的活动。貌似表彰,尊重,实则是一种歧视,同时也是在制造新的更大的不公。而这一切,我们却视为文明与进步的优秀和必然。
那么,举办残奥运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肯定不是金牌什么的,但某种精神毅力的展示,却完全没有必然让他们用那么一种非常痛苦又异常无情的方式去进行。如仅仅是体育的乐趣,则更无必然附带上那么多的名利配件。否则,那又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了。
这次残奥会上还有一个细节为大众所推崇,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就是那个女主火炬手入场时,由一只导盲犬带着。有人说,那只导盲犬的费用是北京三百个保姆的价值,而且在这之前,曾作为一只野狗,差点殉身于城管打狗队的棒下。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张大导演为什么要导演这么一个动人的细节,而不用别的人去引路,或不选用一个有其他身体残疾的运动员举那火炬?或换成一匹骆驼?人与狗放在一起,可以显示人的伟大还是狗的聪明?或是这样就可以不使残疾运动员的心灵受到伤害?用导盲犬仅是特别人的一种特别的生活现象,要花大量的银子的,老百姓是用不起的(估计那位运动员也一定用不起)。也许这些不是问题的根本,为了民族的尊严与高超的艺术,张大导演一定有其深刻的用意吧?那么,它的象征意义与效果又在哪里呢?
我的第二个疑问是,一条狗的高贵与低贱凭什么来衡定?由谁来评判?曾是被乱棍打杀的野狗,现是为世人推崇的“国宝”,是什么让这个生命在转眼间进行了如此的脱胎换骨?和这些导盲犬相比,你我可以得到如此的待遇吗?和地震中在废墟中搜寻生命的那些警犬相比,我们人类在某些功能上是不如狗,但在这样的开幕式上,我们也不如一条狗吗?看来理由只有一个了:张大导演想向世人证明一点:看,那个火炬手是个盲人。哈,原来残疾人比健康的人还要有看头,有卖点。原来这就是奥运会所要体现的精神呀。明白了。
问题问完了,我们再回到刚才谈的思想认识问题上。总结几句,是为:第一,我们根本没有必然对残疾人进行这样那样的展示,他们都不想让世人知道自己的缺陷的(没有一个肢体残缺的人会经常在众人面前眩耀自己的不足的)。第二,他们能与我们健康的人一样地生活,一样地工作,这本身就是对生命美好与伟大的最好证明,根本没有把他们放到那无情的竞赛场上去痛苦不堪地拼死夺活。第三,我们对他们最大尊重,就是把他们当一个普通而正常的生命融入我们平常的生活里,与我们一起奋斗,一起享受。一旦突显了,那才是真正公开的歧视。就体育的本质来说,就是吃饱喝足无事了,去寻个娱乐开心并且练练身子骨,一旦附加了名与利及其他的内容,那就会走向歧途甚至它的反而。特别是那种把珍贵的生命当作痛苦的本钱,去投资而从中捞一大把的人和事。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一个比喻:一帮闲人无事了,想取个乐子玩玩,就把一群缺腿少耳朵的狗拉到场子里,让其相互、奔跑、咬斗,胜者就奖励一块肉,败者回去训练好下次再来。故事真的不好听,但我想说明的是理,请别误会。
说体育是人类为了达到健康的目的而发明的一种大众性的活动,那么,现如今真正优秀的运动员(包括奥运会的金牌得主)又有哪一个不是伤痕累累,疾病缠身呢?——刚刚看到,网上说郭晶晶的眼睛有了大问题。
我想,如果佛祖要站在云端上,看到鸟巢里那人声鼎沸,激情四溢的一幕幕情景,肯定不会为之呐喊加油的,那一句简短低沉的“阿弥陀佛”会是怎样的意外深长呀!
一个人残疾了,他看到的现实也往往都是有病的;整个社会有病了,都会指责那个说真话的人有病。我不知道,到底是这个社会有病了,还是我有病了。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