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传统清明节文化山西省赵明生摄影历史风俗民俗 |
分类: 随笔 |

前几天从报纸上看到,说这个文化大省第一次要大规模地在全国举办清明节。哈,山西人也终于知道通过文化来振兴三千多万父老乡亲的精神与心志了,真乃一可贺之事呀。本人虽然不赞同文化决胜论,以文化替代一切,但相信没有文化的社会必然要受到重大的损伤的,也一定是畸形可怕,苍白泛味,难以前行久远的。一个家庭如果没有了亲情那它绝对不可能形成一个旺盛的家族,一个国家淡漠了亲情,那它也一定是个一盘散沙的居住地。而亲情及其他人类共同美好品德的保存与延继要靠一定的形式与方法的,节日就是最原始,最简单,最好的一种大众形式。政府在此所具有的义务则不许半点推委,不能不为之而创造一定的条件,以此来作为一种引导,表明一定的目标与态度,使文化能真正地、完整地遗传下来。否则,那就可能是一种失职,一种犯罪了。忘记自己祖宗的人必定是不肖子孙,丢掉了自己民族文化的执政者能是一个合格的、精明的政府吗?只要这些传统的风俗中有一点优秀的进步的合理东西存在,它们就有让我们大力继承的价值,且不说清明、端午、中秋这些对增进民族的凝聚力,加强社会的亲和力,稳定家庭,净化人心,增长修养,培养良好的品性所起到的巨大无形的作用而流传了几千年的全民的重大节日了。
真的,你就是想通过法律的形式来取消它,都是不可能的。因为越是好的东西,它存在的能力也就越大,流传的时间也就越长,且还会渐渐地不断扩大、发展与进步的。所以,面对它,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保护它,利用它,发展它,而不是淡化它,压制它,取缔它。否则,他可真的要成为全民的大敌,全人类的大敌了。而这样的人一定会遗臭万年的,且死了之后也不会有谁去给他上一柱香,敬献一点供品的。
好在时代越来越开明了,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进步了。这不,经人大、政协代表的提议,经开明政府的认真决定,清明等三节终于在这个纷杂的社会中拥有了一个合法的地位,真的值得庆贺的。那么像这般顺民心、合民意的决策,执政者为什么不能再多多地、尽快地做出一些来呢?如烈士公园、爱国教育基地、历史博物馆、民俗纪念馆、名人居所、自然美景,人文景观、科教园地等对全社会免费开放等等。刚才记者就说,清明节这天来到中山陵参观的游客就创造了历史之最。而这一天中山陵是免费的。可是这笔钱我们现在的政府完全可以拿出来的呀。遗憾的是,好多地方的门票却贵得惊人,门锁得特紧,常常让我等这样的草民望而止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过去的景致了,今年的清明节,一路的春光烂漫,万里无云,到处都是给亲人上坟并带春游的人。从电视里看到南方北国各地也很少能看到往日那种悲伤与哀叹的情形。这是不是老天对这种开明政治的报答呢?回到小小的县城,走到大街小巷,看到那一个个漾溢着开心与喜悦的笑脸(能让活者有一个充裕的时间去为死去的亲人进行祭奠,多少年了,对今天好多的国民来说,也曾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件沉甸甸的心事呀),自己虽然没有上坟的事务,心里也感到十分的高兴。如果这个社会照此发展下去,何愁不安定,不繁荣,不进步?人民何愁不听话?有怨言?
忽然又想到,老人们都说清明节这天鬼多,这天出门要小心的。而我此刻要说,鬼多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行走在我们身边的人不多了,那样的话,这个世上也就真正地成了鬼的天下了。只要有人参与,什么事也好办的。人一多,情就浓,情一浓,困难就能克服,生活就会有幸福。这个道理,想必那些是人的执政者会懂的。没必要我在这里再费嘴皮子了,故立马打住,睡觉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