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城翠韵仙来听(一)

(2006-09-23 10:31:05)
分类: 随笔
 

古城翠韵仙来听

 一 小城人

 

本来,安逸舒造的古城,山环水绕,树茂草丰,风景名胜是不可胜数的,只是随着岁月的变迁,一一均烟消云散。所见的大多是青灰的山冈,裸露的河床,颓卧的废墟及一双双四顾无适的心魂。“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时不时地能听到这无奈的吟唱。然而家在哪里?哪里是生命的真正安息所在?

一只孤鸟从光秃秃的山顶掠过,盘旋翻飞几匝,亦无所依托。起伏的茫茫山川,一片荒芜寂静,绿树不见,浓荫毫无,刚硬的山岩块块冷漠,苦啼在空谷久徊。是的,树被人伐倒拉下山,进了木器厂;草被群群牛羊啃光,服务了畜牧;住进了别墅单元楼,养起了百灵阿狗,种起了兰花万年青的小城人又把肥大的牛羊一只只按在砧板上,将其身首分家后,再以熬炸炖焖煮炒煮等方式做出各种香味扑鼻的美食以填无底肠胃。油光突肚的主人白日去砍林伐树,拉猪杀牛宰羊,晚上就去歌厅茶座听动情音乐,夜半街道游逛不归家。不是无家,是回去感觉不是家。什么都有了,可就是睡得不舒服。一阵呼噜过后,面对东升的朝阳,总觉心中聊聊,神上空空,曰“无事可干,难受!”喂鸟,鸟不多食;抚花,花艳却不鲜;打牌,手气总是不好;看书,识不得几个字;干脆,到外面遛达遛达,而外面的世界又有更多无奈,精彩的只是昨天,昨天确非眼前。宽宽的马路被林立的门店挤得枯瘦,蓝蓝的天空让各类烧烤薰得无精打彩。蹲在街头发一顿牢骚,议几件天下大事,骂两句娘,然后再踱步闲逛。有瘾的嗅着酒香而寻访醉翁共饮,无事的见熟人打个招呼就侃侃不已。热辣辣的太阳照在头上,一阵忧叹,一阵胡吹,一阵狂肆的喧闹,齐聚集到小城上空,形成厚厚的铅云,保护着古城的安闲无侵。

太阳渐渐西落了,房屋形成的乘荫领地越来越大,凉爽山风漫无边际荡来,日头无光,身更松懈,解衣赤足,摇扇芭蕉,促膝围坐,扑克一圈,吆喊一片。夕阳敛霞,饥肠的人不能尽望天涯。一阵优扬的诵经声传入耳畔:“是天主教堂的”。于是那些虔诚教徒的各类笑料又被随意夸张起来。再到哪儿去呢?确是该回家了,抬头望望秃秃的南山,陶渊情怀怎也滋生不了。山峦起伏处,巍巍古庙清晰可见,想当年,幽静古地,高墙殿内,那闭目绝尘的和尚……和尚与道士比法,云游真人却不愿显露真相……哪位总兵修了这个城池,哪位将军建了那个特别的城门,哪能位贤达名士创办了学堂书院,岚城十景,余辉古堡,长城狼烟,商旅通畅……故事有,却不十分细致完整,更不精彩生动。众人心里想的只是晚上的酒在哪喝,东谁来做,至于家,没人去管,也没人想回,老婆带着孩子从麻将桌上下来也伙同去了夜市。花灯招展的街道确是热闹,歌响能唱和一城人家。明月星稀的夜色无人静心去发什么古今幽情,清凉爽身,饮食娱乐,自有神仙般的畅泰。古城自有古城的风范,土的沉稳,水的狭窄,山的结实,视眼逼仄,说是能省下许多出租车费。小城人谁也认识谁,乡情乡邻吃吃喝喝全都和美。直等到灯灭声息,万籁俱寂时,才发觉这日子怎过得这么淡淡无味,兰花花的清凄孤寂再次萦响在无垠的山谷。

无味的日子时间长了,总会有人出来找事干,政府便当仁不让。先是发展农业,而3815工程几年总不见成效;后是封山种草,养羊发大财;再是铲草坡,翻熟土,大搞林业致富;后来是文物复修,可仿古一条街又中途报废;更国有企业纷纷落马,私人企业全套用国家资金,工人下岗世纪领先。几番风云变幻,几度春秋轮回,小城没几个有信心的再去想家园的重建。是的,这样的家园还能重建?管它呢。忽然看到街头电杆上一幅广告引人:夏盛游伏,物质交流大会首届开幕。对呀,明个游伏哩。快准备好吃的渴的,去城外逛逛,或许那是个真正所在。其实重新建立一个归宿,早已是小城人的期盼,209国道已快峻工,十多米宽的二级国道已和城内干道交通,走出城已很方便,好长时间了也不出去转转,很不舒心。

对,明天一定游伏去,三伏天小城虽热,可久在樊笼里,必然返自然。游伏地不远,就是城外的自然。特别的是仙人涧,城东许里,绿山清水,环境优美,人间仙地,听说还有晋剧戏看流行歌听。

 

二 游伏情

地上本没有路,人走得多了,便变成了路;世界也本没有家,人聚得多了,自然便成了家。小城人早此年的家大都在城南,四四方方一座城,中间往来东南通,山高路远知何处,草绿青水绕城郭。沉寂古幽,不大却精巧。渐渐地,儿滋孙生,绿色家园步步向北向西扩展,直至逼得老祖宗也坐不住了,将衙门等也一并迁搬到城的正北,北方大川吹来的朔风可直径登堂入室。不多久,小小城池容不下现代人的开放,城处四周的五彩的沟坡渐渐被改革的浪潮冲光荡平,家园转眼变了模样,一座座高楼林立,一条条公路直达南北四方,吃喝玩乐俱有,灯红酒绿色迷。久了,反觉惶恐,似这般醉生梦死,何时又是尽头?酒可醉人心难静,色本迷心欲无穷。家中样样俱全却总觉空空,每年两次团圆大聚会,让人欲过不能,欲罢还休。正月十五焰火色淡,汗船死板,彩车僵硬;五月端五无龙舟能赛,无圣人可悼,更无什么特别的情要抒,只几天的骄阳曝晒和抓彩吆喝声传颂,大街小巷唯有一个钱在东撞西冲。精疲力竭力中,有人开始寻问,如此无聊憋闷家中,处边到底是何风景?于是三个不甘寂寞的少年出去了,五个羁傲不驯的青年回来了,城东仙人涧有了浪漫身影,城南虎头山巅有了崭新图画,外来的客人空暇时也常踱步到城门里、城墙下仰观过去,漫步于岚山漪水间寻问古今现在,归来大惊,岂非世外桃源哉?这一呼,更使小城人倍添了情趣。每逢初春盛夏晚秋,携三携五,拥伴达朋,到幽幽密林里,长长清水边,高高悬崖下啸天喊地,放纵灵性,寄慰魂魄。如此,没多久,东山有了登攀的路,西峰添了入林的径。值日又恰好初伏之际,伏与福谐音,城市里有郊游、春游雅俗,鄙乡间也套用一吉祥名词——游伏。起于何时不知,出于何处不明。反正,前六七三五年,游伏一词便泛踪于广大市民群间,而至今日已成规模。其人数、地位、作用、内容等与常年最盛大的元宵、端五并列,特别是今伏所至,更是锦上添花,烂漫壮观。

壮观之一是势。巍峨挺拔的虎头山从山涧对面呼啸而来,气吞河山,摄人魂魄。直立百尺的悬崖让飞鸟啼鸣盘桓,仰头望,长咨嗟,昏头晕地神胆寒,倒不如漫步潺潺漪畔,循河道弯弯来观。鱼儿悠悠浅翔,蝌蚪首尾不离,稚童戏濯欢娱。茵茵草坪顺柔,浅浅河水是塘,艳艳五色旗从矗立在半壁的仙人洞口分路飘下,招呼山涧无穷的爽凉。石缝间倾泄而出的山泉,放肆地溅出无数玉珠,戏弄下面捧掬的欢畅。茵茵绿草成片,小花绽在商贩的脸,青蛙蹦起一声声惊吓,惹得清高的天也与厚道的地也豪情顿生,让刚硬的岚山和清柔的漪水在这里放浪形骇,把眼前的万种风光抒尽。

添锦之二是人。本是仙人居住的偏僻幽深之地,一下子挤满了这么多不守山规的人们,一向沉稳的山神水仙也不安心修炼了,忙碌的招呼找座问候寒暄。从红尘中解脱出来的生命自然不拘章法,任性随意,为所欲为了。蹲巨岩,攀峭壁,探崖畔,登石阶,对天地吆喊,与风云和唱,或三人围坐畅酌,山高水长不已,或独自望峰遐思,置所有欢笑不顾,真的敬亭山一个。山在人的喧闹下兴奋起来,面对满满一山涧的五彩六色,一下子不知如何张罗了。水在人的挑逗下放纵起来,苗条的漪河扭着嬝娜腰身,笑盈盈穿行在人群的空隙间;风也好似没有往日那么稳重了,兴奋得左一摇右一摆恣意起来舞蹈,惹得隔岸的庄稼什么也不顾,硬是冒着被踩被踏的危险一股劲儿向四处涌动张望,看有何新奇玩艺儿来挤场。果然,今年真有新鲜事,仙人洞下搭起了高高大戏台,城墙般的雄厚音箱,高亢豪放地叫响起现代流行歌曲,搅得整个山涧无一处安静,无一地清闲。众仙家们也一改往日清静无为之习性,乐不可耐地御风穿梭,往来观赏,借假修真,好不热闹和谐,自由开心。

烂漫之三是情。 山是翠绿的,水是清彻的,白云柔柔然轻抚天籁神韵,陶醉了熙熙攘攘满满一河川精灵。人工修凿的几里长的石渠上,长长的观光队伍不停地拥来,那般热切壮观,似一道欢欣的五彩长城。从城外宽宽的公路到进山口巍峨雄壮的大桥,再到宽阔舒畅的山河涧谷,到处是人,到处是不息的欢声笑语,无数舒爽的心声汇成一片汪洋,冲向更开阔的天地,起伏成歌声、笑声、叫喊声合奏的雄厚交响,远远盖过了晋剧团遏云止风的唱腔,但挡不住对对情人的密语。俊男绿女是这里当然的主角,红裙子飘到那里,山风便追到那里,那里便掀起一阵不安的骚动与狂欢。或有漪水畔草坪上偃卧斜躺看闲云、听虫鸣,或对酌浅吟,续延天地无尽的情缘。鲜艳的太阳伞下,恰是一家一家的幸福。

小城人不多,厚道是本,见个熟的就赐笑容,回报的全是万千真诚。车不那么紧了,话不那么硬了,小商贩的价也不那么铁了,“寻福”的人今个全都一片温善,亲切和谐,美善愉悦,喜庆同乐,和山,和川,和人,和大自然。

回家的感觉真好,与兄弟山川对话,和父母天地相融,敞开憋闷的心扉,接纳身边的万千风情。舒恬的家不在城里,在山涧里;不在山涧里,在心里。新千年小城人游伏找到这么一点舒爽的启示,心满面意足携伴起身——回家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