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抑郁症患者:给你一个服药的理由

(2007-06-07 17:01:14)
分类: 抑郁症
   虽然是很久之前写的一篇文章,不过感觉现在还是有必要强调,再次分享了。  
   有许多人将先人的一句话“心病还需心药医”作为至理名言,但殊不知“心病还需心药医”是我们老祖宗在找不到好的治疗心病的药物的情况下发出的无奈的叹息。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心病”只不过是一种思想问题,而没有躯体方面的改变,但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于“心病”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上个世纪60年代,有人提出了抑郁症的单胺假说,他们认为抑郁症患者体内五羟色胺的含量下降导致五羟色胺功能不足,最终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药物学家根据这一学说研究开发了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目前,SSRIs类药物在抑郁症的治疗领域大行其道,而其中的代表药物百优解(盐酸氟西汀)更是常用不衰。近10多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单光子放射电脑断层摄影”(SPECT)的发明,使我们可以通过“单光子放射电脑断层摄影”(SPECT)直接“看到”脑的血流,从而间接了解脑的活动和新陈代谢状况。而通过用SPECT对抑郁症患者的研究,我们发现在抑郁症患者大脑的某些部分(主要是视丘、杏状体、视丘下部及周围部分)出现生理功能的异常,而通过给予抗抑郁药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这种功能异常。

 由此可见抑郁症患者的异常情绪其实并不是患者在正常状态下出现的情绪反应,而是因为他们的大脑的某些部分出现了生理功能异常而出现的异常情绪反应。


 我们来看看患者为什么会发热:

 致病原因                     大脑变化                       临床表现

 致热源――→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             发热

    而退热药就是改善了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使体温下降到正常。

    再看看抑郁症患者的情况:

 致病原因                     大脑变化                      临床表现

 社会心理因素               视丘、杏状体、        

 个人素质因素 ――→       视丘下部及周围 ――→           异常的情绪

                             部分功能异常

     而对这种情况,我们为什么要反对使用药物调整大脑某些部分的生理功能异常呢!抑郁症药物治疗的历史只有50多年。“心病还需心药医”是我们老祖宗的话,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又怎么能用老眼光来看待新事物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