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心为身役: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64-1980)》
(美)戴维·里夫编
苏珊·桑塔格的儿子在她去世后,将她的日记与笔记编成三卷,这是其中第二卷,收录的是她31岁到47岁期间的内容。这一时间她发表了她最有名的作品《反对阐释》和《论摄影》,是她创作中的重要时期。这部笔记不容易看,没有线索,随手而记,如同一部意识流长文,难以把握。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很容易看,随便翻到哪页都有亮点,金句不断,信息量巨大。

《人文精神的桃花源》
钱文忠先生是复旦名师,不过被大众所知是因为在“百家讲坛”讲《西游》和《三字经》,他的研究领域很广,儒释道道道通,文学历史出入自由。这本书是他对近代学人和作品的自由解读,季羡林、王元化、陈寅恪、赵元任……数十位大学者和他们的代表作,透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世界?题材散淡,却有“桃花源”一根红线串起来,探究他们的人文世界,又能给后世一些什么样的思考?

《当下的力量》(德国)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想寻得一方精神的桃花源,桃花源在哪里?托利告诉我们,就在当下,此时、此地,当你专注于每一个当下,就能得到这一个当下的最大力量,宁静、满足、强大、自由……所有的能量蕴藏于当下,只有深知这个秘密,并能摒弃一切过往与未来干扰,你才能慢慢学着获取这种力量。
前一篇: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100本书
后一篇:南雄新田,古村穿越1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