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词典——拍客
(2009-08-02 16:05:27)
标签:
拍客小麦词典杂谈 |
蓦然发现,我已经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拍客。
啥叫拍客?
就是像我一样,包里每天必带的东西,除了手机钱包钥匙,还有一个被称做“卡片机”的小小数码相机。很多时刻,我都会不加预告地掏出它乱拍一气,无论正在开车、正在吃饭、正在聊天、正在看书,或是仅仅正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相机如同我的眼睛、我的鼻子、我的皮肤,我需要它和我一同感知这个世界,记忆这个世界。任何带给我一点感触的事物和景象我都渴望将它拍下来,否则就会浑身不舒服,直到再次遭遇到同样的事物和景象并赶紧抓拍。
关于拍客是有一些官方定义的,《信息时报》这样说:“拍客已成为现实中和网络上最活跃的人群之一,他们随时拍下,并和所有人分享自己的视界。”优酷网总裁古永锵说:“拍客是一种眼界,是一种积极、主流、社会公德的态度,这样一种态度比技术更难能可贵。一个对生活和他人充满爱心的人,用自己手中的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记录生活,就可以称得上是拍客。”
这些定义都挺积极挺正面的,可生活中的拍客倒不是一定都那么讨喜,比如我吧,因为我是拍客,所以我时时处处会带给大家“惊喜”。比如,几个人正做着什么事,我会大喝一声:“不要动,保持姿势!”跑到前头狂拍一气,还特不把自己当外人地指挥:“你笑一个,再笑开一点嘛……你,对,就是你,头再微微往上抬一点点,不要看我,看上面……你,身子微微侧过去一点,再多一点,多了多了,往回一点……”再比如吃饭的时候,好菜上桌,大家正要举箸大嚼,我又叫起来:“别动!”举起相机左拍右拍,还无耻地把让人垂涎的菜端到灯下拍、拿茶壶来衬着拍,完全罔视每个人如刀锋般犀利的眼神,如入无人之境。
可恶吧?可是人人都容忍我。为什么?因为我总是很快给大家发去我拍的照片,还修片、做特效,服务十分周到。或者迅速将精选出来的照片贴在博客上,还对照片主人公写上很多溢美之词,自己的照片谁不爱看?好听的话谁不爱听?当初再大的怨气也就放下了。
我兴致勃勃地以拍客自居,不停地拍,不停地贴,乐趣是无穷的,可是打开电脑,面对成千上万的照片,焦虑和疑惑也是无穷的——拍这么多,干什么啊?更可怕的是,不看照片,我有时竟然完全想不起去过哪里、见过什么。
不由想起苏珊·桑格塔掷地有声的先验性论断:“面对美景佳境,他们无法产生别的感受,于是只好拍照。渐渐地这样一种旅游方式形成了:停下来,拍张照片,然后继续往前走。”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事,更让人恐惧的是我自以为用照片摄取了世界,其实世界很可能正离我远去,正如她说的:“摄影提示我们,接受相机拍摄下来的事物是一种了解世界的方式,但这恰好与认识世界相对立,因为对世界的认识是从拒绝接受世界的表象开始的。”
这可真是身为拍客的最大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