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初相见,小馒头的态度是一件无法预知的事。
通常,别人的态度是肯定的,这么小的小屁孩是当之无愧的万人迷,人人露出笑脸欢迎他,而他对谁笑、要谁抱,就得看他的心情了。我特别好奇,他到底根据什么来决定对一个陌生人的好恶?小脑袋里有漂亮、面善一类的判断依据吗?
偶尔带去饭局,我那些时髦女友抢着抱他,他小子还挑人,有时伸手迎之,有时头一偏,不理人家,于是,大家更起劲地逗他,颇有点争宠的意思。一位靓女抱的时候最长,却也最郁闷:“怎么一抱他就往我脸上吐口水?”我告诉她,他不是吐口水,是在咂嘴唇,想弄出那种“嘟嘟嘟”的声音表达对你的喜爱之情,可惜技术不过关,没达到预期效果,反弄出一嘴口水。靓女听后,满腔不平之气方释然。
有次电梯里,几位邻居纷纷逗他,他爱理不理。又上来两个陌生靓女,他直视人家半晌,展颜一笑,还小流氓地把舌头弹得“嗒嗒”响,这是他新近自创的独门绝计。你能想象一个小屁孩对着靓女一边弹舌头一边笑的模样吗?一电梯的人狂笑,从此,小馒头喜欢靓女的名声算是传开了。
还有一次去看车展,一群工作人员围着他玩,他先被几个女孩抱来抱去,乐滋滋的,来了一个男的要抱,他眉头一皱,不干,再来一个男的,还不干,试多几次,干脆嘴一撇往我身上扑——不玩了,再玩要哭了。
要说他就真是重男轻女吧,也不见得。昨天他在电梯上遇到一小伙子,开始人家没理他,他硬对着人家的后背“哎、哎”地叫,直到把人家叫得回头冲他笑才罢休。另一次在超市,他对一个黑口黑面的老大爷拼命笑,热情得近乎谄媚,而那老大爷,只在最后要走时瞥了他一眼,竟然还没笑——堪称小馒头社交史上的最大败笔,我这当妈的在一旁看着都嫌这儿子丢人。
小馒头爸爸几兄弟长得有点像。一次,大伯在我家玩,小馒头看着他从楼上下来,大老远就手舞足蹈、又笑又叫欢迎他,大伯哪受过他这等礼遇呀,受宠若惊地上前来抱他,哪知一走近,小馒头伸长的手一下子缩回去,嚎啕大哭,哭得那个肝肠寸断,像受了天大的委屈。大伯一头雾水,还是最了解小馒头的奶奶解释给他听,原来,他错把大伯当成爸爸,走近了才发现弄错,又失望,又觉得上当受骗,还为自己刚才的热情不好意思,所以才这么伤心。不过,在大伯的百般努力下,他最后还是和大伯和好了,不仅让他抱,还和他玩了好久。奶奶又说了:“一家人就是一家人,骨头亲。”
爸爸通常是非常受欢迎的,可也有例外。前两天,他趁小馒头睡觉的空隙去剪了个头发,照例吹着口哨回来,像平时一样,小馒头一听口哨声就兴奋起来,谁知他一走近,小馒头端详几秒,扑到妈妈怀里便伤心大哭,就像上次见大伯一样。劝了半天,他勉强同意爸爸抱一下,可一回头看看他的头发又尖声大哭,好像在痛心疾首地控诉:“你怎么弄成这个样子?还我爸爸,还我爸爸!”爸爸好生没趣,钻进厕所关着门和他说话,他咿咿哦哦挺开心,等爸爸一出来,他又把头往妈妈怀里一埋哭起来。可怜的爸爸,出尽百宝,半小时后,小馒头终于认清现实,承认这个剪短头发的家伙就是他亲爱的爸爸。
看来,哪怕是爸爸妈妈,也不能恃宠随便改变形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