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 |
卖碟的小伙子
买碟就像买书,是生活中一个重要部分。光碟质量参差不齐,找一个可靠的购买途径便成了一件十分要紧的事。幸运的是,我很快在小区附近碰到了这个小伙子。
他在市场前的路上摆摊,只有晚上才出现,一个支架支起 一米见方的方型木匣,里面整整齐齐放满了碟片,西片、港片、日韩片;电影、电视剧、资料片,分门别类,非常清楚。
那条路上,这样的卖碟人很多,可这个小伙子是不同的。他不仅把卖碟当成事业,也把买碟人当成朋友,是事业,就得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是朋友,就得永不相欺,还要互相切磋,经常交流,甚至对人家提些建设性意见。
小伙子从来不会弄错碟的版本,甚至会主动告诉我:“别买这张,版本不好,过两天有靓版出来再买吧。”更绝的是他很快掌握了熟客的基本口味,我一去,他便快手快脚挑出一堆文艺片、剧情片,而如果是我先生去,他递上的则是枪战片、警匪片。有时也会给我一部国产军旅题材电视剧:“新来的,你老公肯定喜欢看。”而这推荐多半不会错。
这样一个金牌销售人才,却突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失了,一到晚上,其他卖碟人支起木架,独独不见他。我们对他的消失做了种种猜测:回乡下照顾刚生孩子的老婆去了?找到正式工作了?攒够本钱开家小店了?尤其是遇到那种业务不熟悉,一问三不知的卖碟人,就更是想念他。终于,一天夜里,又在路边看到他了,没有摆摊,蹲在路边和别人一起抽着烟。我兴奋地打开车窗大声叫他,问他怎么这么久不来,他叹口气:“唉,被城管抓了,货全都没收了,这段时间就没敢出来。”为什么其他人照样卖?“城管的车就停在我面前,人家都跑了,我跑不掉。”一架子货有多少?“几千张,一万多块钱。”卖价四块钱一张的碟,他得卖多少才够一万块!
过了几天,他又开始摆摊了,服务水准没降,规模却大不如前,只是用一个一尺见方的泡沫箱装碟,双手一抱就能抱走的。他眉宇间也少了那点自信与开心,说话间忍不住四处张望,怕是担心城管再次从天而降。
报上经常报道城管与小贩冲突的消息,小贩照样怕城管怕得要死。幸好前不久看到国家建设部有领导发言,要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小摊贩的存在,让城市商业模式多样化——不知这高层讲话会不会落实到卖碟的小伙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