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上关于选择的解释简单得让人生气, “选择——挑选”,完了。典型的以词解词,什么嘛!
至于选择权,按上面的解释就是“挑选的权力”啦。应该说,这种权力与知情权、参与权一起构成了民主的重要内容,是人类进步的表现。
这顿饭吃湘菜还是粤菜,或是买了菜回家做?辞了工想去A公司还是B杂志,或是潇洒一点在家做自由人?节食减肥还是药物减肥,或者不减做人们眼里的个性胖姑娘?
衣食住行、工作交友,什么都可以按照你的想法来选择,比之父辈无可选择地迈上“为革命奉献青春”的艰难之路,我们何其幸福。
在感情这事上就更幸福了,我们的爱人任由自己选,一次选不好选两次,光用眼看选不准就上床选,结了婚发现不好离了再选,活到老选到老,一直选到幸福为止。
可是,选择权越大,真的离幸福越近吗?
阿MAY曾是人人羡慕的幸福小女人,青梅竹马的男人做了丈夫,在小城里过得舒舒服服。可惜她的心天大地大,小日子让她觉得无限委屈,再看丈夫便左右不顺眼,一直吵一直吵,最后手一甩什么也不要了,她走得很开心,外面那么大,什么都会有,哪里找不到更好的男人?十年过去,她事业小成,自己买房买车,身边也有男友,算是外人眼中可圈可点的潇洒女子。问她是不是从此不想谈婚论嫁了?她叹口气说哪能不想,可眼前人一个差过一个,再回头看原先的丈夫,感情仍是有的,只是眼界见识全不一样,回不去了。多喝了两口的阿MAY叹口气说:“要是当初没想到还能走出来,现在小日子不知多开心。”原来选择权与幸福无关,不选才是最幸福。
梨梨也想结婚,却不知该嫁哪一个,身边的男友几个月一换,换一次伤心一次,其实她并不想这样,可是总有各式理由让他们大吵一架,最后分手收场,问她:如果觉得好,真就不能忍一忍?她说:没觉得谁好到需要她来忍,总想着换一个也许更好。
问题就在这里了,如果没有选择权,我们自有别的办法应对感情纠纷,宽容、忍让、改造自己或改造他,可惜这些方法全都费时费力受委屈,哪里比得上换一个来得解气来得快?用不着勉强自己,也犯不着勉强他,一言不合各自走人,换男友就像换新衣、换口红,换来换去只是想选一个最合心意的,那个人真的存在吗?你想要A的英俊外表,配上B的幽默谈吐,再加上C的善解人意,正在做白日梦,突然间发现有个D,真的拥有三个人的全部长处,欣喜地扑身上去,这才发现他怀里早有佳人——你有选择权,人家比你更有!
选着选着,你突然想起那个笑话:去餐馆点了煎鸡蛋,侍者客气地问:“请问你想要本地鸡蛋还是进口鸡蛋?是单面煎还是双面煎?放沙拉油还是橄榄油?……”等你一一回答后他还有一个问题等着你:“请问你是想要珍妮的蛋还是玛丽的蛋?对了,珍妮和玛丽是鸡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