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区游记-玉蟾台、崇圣讲寺

标签:
鄠邑区玉蟾台崇圣讲寺玉蝉镇 |
分类: 旅游休闲 |
7月11日和家人一起参观了鄠邑区的玉蟾台、崇圣讲寺。
玉蟾台 ↓


2006年匡崇然道长率领道众不畏艰辛,历经数载,恢复重建了玉蟾台道观,并于2008年登记为道教活动场所。














崇圣讲寺 ↓

据山志记载,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即公元582年。寺名阑若禅林。
唐贞观元年即公元600多年,赐额[阑若崇圣禅寺],寺院占地百亩,寺僧275人。
公元762年赐额[崇圣禅寺],宋徽宗年间有法宗、慧开等佛门尊宿驻锡古刹广弘圣教。传戒讲法,法运昌隆。明朝战乱寺院沦陷,靖年间湖北襄阳学士胡秀才进京赶考途径雍州[今陕西蓝田华胥焦岱]遇一女子,名孙姑娘。
因缘合和,途径此地,胡在观音像前许愿考试归来永结良缘。孙胡二人在寺东北庞桥畔结茅庐而居,胡赴考后,六载无音讯。孙姑娘归依本寺院方丈明缘大和尚,法名了然居士。在庞桥畔居庐潜修,圆寂于蓝田王顺山。
明朝法衰,随着历史风云的变迁,明成祖永乐年间[1418年]寺改名[北斗]。神宗万历年间[1573年]庞桥畔茅庐遗址,曾有孙姑娘庙俗名[孙姑庙]故名[贞烈祠],距今439年。
于阑若禅林崇圣寺不是一处,真实的历史考证都有记载。唐京都京兆府、秦关中道845篇、宋徽宗年间终南山志、
明西京府和神宗万历年间西安府均有考证。户县子房峪、太平宫、化羊宫、明阳宫、万华山石门均考证。
曾有原户县鸠摩罗什寺住持,世空和尚来此住锡。
随着新中国的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政策领导下落实了宗教信仰。续良比丘尼来此恢复古刹立姑庙,2005年杭州东天目山理寿法师来此弘法。应众生之愿望,
沙门理寿法师秉佛陀旨意,弘扬殊胜之无上妙法,
建宏法庄严之宝刹,06年主持千年古刹开光圣典。同时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








玉蟾台,传建于唐代。本为位于户县城西2.5公里的玉蝉镇曲抱村西北的高土台,相传老子李耳西行传法布道路过这里,曾于此以轩辕剑瓜(刮)青牛,故称瓜牛台,后传说玉蟾真人(刘海,道号刘海蟾)曾修道于此,遂更名玉蟾台。为祀奉刘海,在台上建庙,因刘海撒金钱赐福人间,被民间荨为增福财神,故又名财神庙。元至大三年(1310)武宗加封刘海为“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敕建玉蟾宫,渐成规模。后因世事变迁,至建国初仅存铁旗杆一对,山门一座,钟鼓楼,东西厢房各三间,老君殿五间,碑石三通,“文革”中遭毁。今又重修,恢复历史盛况。
1961年11月1日,玉蟾台被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院墙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延30米内。

2006年匡崇然道长率领道众不畏艰辛,历经数载,恢复重建了玉蟾台道观,并于2008年登记为道教活动场所。















崇圣讲寺 ↓

崇圣讲寺位于陕西省户县终南山秦岭北麓,历史悠久。







前一篇:观赏“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象
后一篇:长安区游记-南豆角村、太乙长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