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蓝色骨头》:时代断层处一点声响与颜色

(2014-10-12 10:31:10)

《蓝色骨头》:时代断层处一点声响与颜色

    我们是从碧海蓝天走进雾霾中求生存的一代人,雾霾把这个城市变成了黑白颜色,时代也跟着模糊不清。但出生于那个时代中的人,身上自有烙印,因此有打捞记忆晾晒的空间——回首愈深远,前瞻愈广阔。

 

    摇滚是崔健的主题,也是影片故事内在的血脉,呐喊和音乐穿透令人窒息的历史谜团,在岁月的空隙,一窥时代与人性的斑驳。父亲的邮包,带钟华打开这一段尘封岁月,在《迷失的季节》中,搜寻时代与自由、爱情与音乐的纠缠碰撞,也在当下的时空中,与心灵对抗。这种与时代无法兼容的矛盾和痛苦,在《迷失的季节》与《蓝色骨头》两首歌的前后呼应中,似乎想要得到验证和延伸,像一道无解的谜题,写在纸面,最终在阳光下粉碎成蝴蝶。

 

    杜可风”波普化”的摄影美学,加重了矛盾和痛苦的成像。“波普”是一场广泛的艺术运动,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充满肌肉线条的舞者孙洪,或者肢体摇摆如鱼的小歌手萌萌,封闭的机房,或者灯光流转的非法直播舞台,逼仄的审讯室,或者波涛汹涌的江面……都在镜头中得到最艺术的展现。父子作为两代人感情的支撑点,他们身上,有不易被世人解读的纠结矛盾——波普其用意是想用大众“Popular”来反对艺术的纯粹性。

 

    《蓝色骨头》似乎有太多隐喻,熟稔《蓝色骨头》这首歌的观众,可以从中看到崔健的三原色哲学,红、黄、蓝分别代表心灵、身体和智慧,风筝、枪、把自己砸的面目模糊的石头……但仔细想想,仿佛又什么都没有,国旗、蓝天、太阳,三种颜色组成了现实而已。这无疑这是崔健对这是世界的一种理解,这是一个观过了世界的人,在向现在的年轻人讲述自己的世界观。

 

    只是,并存在两个时空中的故事,却有血脉相连的关系,父亲的寻找和儿子的寻找,是构成影片故事的主题,父亲在寻找失落的爱情,而儿子在迷茫中,寻找情感的救赎,但影片并未让两人见面——两人都变成一种吊诡的存在。也让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有了无法逾越的宽度,被子弹打掉的一颗蛋或者隐藏在歌曲文件中的病毒,是两个时代的符号特征,当代人在生活中的迷茫,却无法从上一辈人身上找到答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但有个不容置疑的则是——美丽变成女人的枷锁,“全国数一数二的美女”母亲,或者“喝多了以后KTV唱的很好”的萌萌,都受困在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歌声里。

 

    影片最让人触动的,就是这两个女人的命运,被石头毁容且失忆的母亲,以及在舞蹈中泪流满面的萌萌,一种对男人决绝的推拒,一种则是蚀骨的诱惑,拒绝的人远走他乡,而在欲望迷失的人最终寻找到自我——所以崔健的电影和他的音乐一样,是一部不能简单的用技术来评价的电影,它属于艺术的范畴,而这两个女人与贯穿始终的那首歌,正是时代断层处一点声响与颜色——干脆、鲜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