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全民目击》:导演非行 一个故事守望者

(2013-10-09 10:49:29)
标签:

影评

全民目击

娱乐

    编剧出身的非行,更喜欢强调故事的新鲜性和戏剧的转折性,这是一个编剧的情结所在,他的这种情结甚至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的《暴风法庭》,那部由他编剧的电视剧在创作手法上,多次采用在同一时间内双方围绕一个问题以分镜头表现的形式,也就是后来我们在《全民目击》中所看到的——罗生门式的分段解构叙事手法。 
 
    从编剧转行做导演以后,这种创作风格仍旧未曾改变,叙事手法也保持了创作风格上的统一,从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守望者》到目下这部《全民目击》,他对于这种分段解构叙事手法在实际操作上更加的纯熟了,而且,在《全民目击》中,非行还借鉴了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手法和拍摄手法,那是他从托尼·斯科特、加里·弗莱德的影片中受到的影响,他没有上过电影学院,是看着香港的英文电视台里的好莱坞电影长大的。 
 
    影片对好莱坞电影甚至日式推理小说的借鉴,并未削减其原创特质,因为影片中有大量与当下社会热点重合的地方,桃色纠纷、娱乐圈绯闻、经济诈骗,内幕交易、甚至还有与李某某案的近似的案件特点,从极具现实意义这点来讲,《全民目击》应该还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因为导演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隐藏在法庭辩论和在犯罪悬疑的故事外壳之中。 
 
    这也是《全民目击》的成功之处,从《守望者》到《全民目击》,征服观众的是去除形式化之后纯粹的故事内容,在这部影片中,延续了非行导演对犯罪题材的得心应手,更重要的则是,把内地并不常见的法庭戏搬进银幕,律政题材在好莱坞是比较成熟的类型片,甚至在香港,都有经典影视作品,移植到内地,他在个人创作和审查之间找到了那个突破点,那是对社会的关注之外,依旧保有的慈爱之心,反应到影片,是所有人都在法庭上寻找凶手,他却以父爱在外围埋下伏笔——既照顾了观众的情绪,也给情与法做了升华。而且郭富城、孙红雷与余男三者之间的角力,给予了影片足够的张力。 
 
    尽管这是非行导演的第二部影片,但其强逻辑叙事手法与律政犯罪题材的选择,已经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他的创作并不跟风市场,只对故事负责,创作一个峰回路转的影片,然后让观众在影院中随着故事起伏跌宕的奔波着寻找凶手。 
 
    《全民目击》无疑是近期难得一见的佳作,尽管逻辑上的缺陷以及画面的瑕疵让影片显得并不尽善尽美,但对于一个新导演来说,已是极其的不易,这也是一个导演苦守坚持才得来的结果。他在整个市场发生变迁的时候,在人们转移目光、甚或迁离、逃避、逐新之时,仍旧能坚守在原地,时刻关注着,体验着,思考着,坚定守卫自己既定创作目标——他是一个守望者。 
 
    而坚守,不光需要体力,还考验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