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方丈教授河南大学和尚争议 |
分类: 原创评论 |
对于网上的一片质疑之声,河南大学相关负责人出面说明,似乎有些心虚。笔者认为,方丈当教授并无不妥。河南大学干嘛对自己没信心呢?
报道中谈到,“因为我们聘请对象的身份,大家可能会很好奇。”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向东向媒体表示,河大哲管院开设有宗教研究所,并且有宗教学方向的研究生。大相国寺方丈心广大和尚日后将到河大授课,主要讲相国寺发展史、宗教日常管理等内容。
所谓术业有专攻,大相国寺方丈是宗教界人士,对于宗教文化等方面了然于心,教授学生必然是成竹在胸,答疑解惑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只要心广大和尚有这方面的专长,何必在意他的社会身份呢?这与“体统”何干?
笔者读过一本关于教育理念的书《窗边的小豆豆》,作者为日本著名儿童教育家黑柳彻子,在书中有一个著名的“巴学园”,这里的老师千奇百怪,有种地的农民伯伯,也有负责治安的警察,甚至还有腌咸菜非常好的大妈,因为这些都是技能,能够拿出手来交给不擅长的人来学习,就能够实现教学相长。所谓老师,并非全能,而是在某一方面具备特长的人。所以,河南大学聘请方丈作为名誉教授,完全合适,甚至与蔡元培在北大倡导“兼容并蓄”的办学理念相吻合。
北大当年最负盛名的“奇人”辜鸿铭,拖着铜钱鼠尾辫,在各个教室向学生讲课,大受欢迎,尽管学生们也常常讥笑他那根鞭子,而辜鸿铭则以“我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的辫子是无形的”一句让学生受益匪浅。在清朝灭亡数十年的情况下,拖着辫子的辜鸿铭能够成为当时的北大领着薪水的“正规教授”,不晓得是不是有人怀疑他“失了北大的体统”?
退一步来说,心广大和尚成为河南大学的名誉教授,至少能够借助其渊博的宗教文化知识,给学生带来另一个领域的新知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看待这个世界的新角度。比起当下让纷纷让政府官员、体育明星、演艺明星、老板大款、社会名流等担任名誉教授要好太多了。
河南大学聘请心广大和尚担任名誉教授,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体现了河南大学开放包容的教育思维,同时也是促进河南大学学术文化交流的一个创举,希望河南大学能够顶住舆论压力,坚持正确的教学思路,促进学术文化的更自由的交流。(文/吉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