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收合格不应成为浙师大免责的护身符
(2014-12-07 00:24:44)
标签:
浙师大环境剧毒生病安全 |
分类: 原创评论 |
新装修的寝室损害学生健康?日前,有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家长在网上发帖,称多名学生三年前入住新装修的学生公寓,于去年先后出现免疫系统等方面疾病,质疑装修导致室内甲醛超标与此有关。对此,该校校园建设处一位秘书称,涉事公寓建设符合规定,学生生病与装修是否相关“很难说,没有证据”。学生处负责人此前则透露,这些宿舍验收时显示并无问题。(12月5日《南方都市报》)
看到这篇新闻,心情是沉重的。多名学生先后出现免疫系统等疾病,学生痛苦,家长忧心。而学校此时却在强调宿舍在装修之后通过验收,学生出现上述症状是否与装修有关,则强调“没有证据”,无非是在推脱校方责任。
从记者采访到的情况可以看出,学校在装修之后前后进行了5次之多的室内环境质量检验,检验结果均为合格。从中不难看出,校方似乎认为,只要室内环境质量检验合格,就完全可以证明多名学生出现的病症与宿舍装修无关,与学校无关了。
也许检测的结果确实是合格的,没有弄虚作假的,可是,检测结果合格就真的对人体无害吗?双方有无必然联系呢?检测结果合格并不代表对人体无害,也并不代表新装修的宿舍与多名学生生病没有任何关联,更不代表学校在此次事件中没有责任。
在多名学生出现疾病的事件面前,一切的所谓“验收合格”“检验合格”“符合标准”都是苍白的,一切的“没有证据”“很难说”都是站不住脚的。我们暂不谈检测,不谈职责,不谈证据,只谈一个字:情!学生和学校之间有情——要不何以有“母校”这样的词出现;学生和老师之间有情,师生情是仅次于亲情的,学生和学生之间更不必说了。当我们看到这些生病的学生被病痛折磨得日渐消瘦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他们的父母拿着检测报告无助和忧郁的眼神的时候,不晓得那些掌握着“检测报告”合格,对着镜头说着“很难说”“没有证据”的学校管理者们,心中是否还有一点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关注和忧虑呢?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一个学校,倘若连这点师生情分和恻隐之心都没有了,很难说这个学校是一个负责人的有人文精神的学校,对于个人来说,没有了恻隐之心,连一个人最起码的品格也丧失了。
我们不期待调查结果的出炉,因为这一切在患病学生的生命安全面前已经毫无意义。我们希望校方能够亡羊补牢,本着“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为学生身体健康负责”的原则,能够尽快拿出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早日让学生们能够获得治疗,返回校园,同时能够彻底消除隐患,还学生们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而不是不断地重复着毫无意义的室内环境监测和所谓的事件调查。(文/吉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