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敏感的扣人事件让伊核协议更脆弱
(2016-01-17 17:52:50)
本文为南华早报中文网专栏稿,刊于17日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本文观点不代表署名机构立场)
伊核危机虽然是“5+1”的大国谈判成果,但对中东战略乏善可陈的奥巴马言,却是其任内主要的外交实绩。
就在伊核协议将要执行的前几天,而且是在奥巴马总统最后一次国情咨文的前几个小时,伊朗扣押了闯入波斯湾的两艘海军舰船的船员。美伊皆大欢喜(起码两国政府认为
)的博弈游戏打通关到了最后时刻,遇到了如此突发事件,使美伊关系再生波澜。
美国的压力来自于国会。共和党控制的两院本来就不满意奥巴马政府的中东政策,更将伊核协议视为美国的妥协。伊朗国内,也有强硬的反对派,除了政治层面,也包括该国强大的宗教势力。
这意味着伊核协议在美伊两国的执行度都非常脆弱。尤其是最近伊朗试射弹道导弹之后,白宫没有采取足够的警告和遏制措施。因而,对于伊朗扣押美国船员,包括民主党在内的国会议员,都参与到支持对一项法案投赞成票。法案的内容是,“将阻止美国政府对任何一家已知跟恐怖组织或该国弹道导弹计划有联系的银行根据核协议解除制”(据13日
FT中文网)。
显然,该法案似乎为伊朗量身定做。这也是奥巴马所不能忍受的,白宫已经威胁要否决之。对奥巴马而言,伊核协议、美古复交已经成为他不容置疑的外交成绩。毫无连任压力的他会将这两项成果坚守到底。在其最后一次国情咨文中,他也将这两项成果作为指导下任政府的外交范本,以弱化其在中东反恐、叙利亚和乌克兰地缘政治危机中的外交短板。
伊朗扣押10名美国船员,看上去的确是突发事件。白宫方面和伊朗政府已经有良好的沟通,伊朗方面给出的理由是,美国船员闯入了伊朗海域。伊朗方面承诺,会尽快释放美国船员。但是,白宫能否将美伊之间的这场突发事件“小事化了”,关键要看美国国会的态度。如果美国国会不依不饶,惹怒伊朗国内的强硬派,美伊之间的冲突还会风云再起。
即便是民主党议员,对奥巴马过度“迁就”伊朗的做法也表示不满,他们表示会提出既要警告甚至制裁伊朗又在伊朗核协议范围内的方案。
显然,对于消化30多年的积怨,美伊两国内部都有一股顽固且强大的阻滞力量。
由于奥巴马总统退无可退,伊朗总统鲁哈尼也属于温和派,美伊两国政府都会努力维系伊核谈判达成的成果。参与谈判的其他大国也不希望好不容易达成的伊核协议付之东流。所以,尽管美伊博弈的通关游戏障碍重重,但是在美伊两国政府的努力和其他大国的鼓励下,美伊和解到了最后时刻。伊朗扣下美国船员,会否前功尽弃?
这取决于两大因素。
一是美国国会是否揪住不放,对伊朗采取报复措施,而且不解除对伊制裁。只要美国反伊力量占据上风,白宫无力反击,伊朗方面强硬派也会趁势而起,伊核协议也会在两国强硬派的针锋相对中成为一张废纸。但是,奥巴马不会让国会抢其风头,更不能忍受国会否决其任内的外交实绩。从奥巴马的个性看,也是内柔外刚,无论内政方面的全民医保改革,还是绕过国会的行政控枪,当然也包括美古复交。只要是他认定的事情,必然是将白宫权力用到极致--对于国会提出针对伊朗新法案的威胁,白宫警告动用否决权绝非说说而已。相比国会山对白宫惯性的为了反对而反对,奥巴马的立场可是坚定多了。可见,对于伊朗扣押美国船员,国会掀不起大风浪。
二是沙伊斗的影响。因为沙特处决本国什叶派宗教人士奈米尔,引发了中东逊尼派和什叶派国家的乱战。尽管一众逊尼派国家追随沙特和伊朗断交或降低外交关系,沙伊双方目前还仅仅限于口水战--至多是街头运动触发的低烈度打砸抢事件。沙特和伊朗这对老冤家,看来不会发展到擦枪走火的地步。从美国到欧洲,目前还算冷静,只是作壁上观。但是,由于沙特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如果沙伊两国发生了战争,美国不得不站在沙特一边。因而,沙伊斗激化,美伊关系也会发生波折。
伊核协议是脆弱的,美伊关系是敏感的。伊朗扣押美国船员,让伊核协议和美伊关系,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化解两国长期积累的信任赤字,除了两国政府的努力,还包括美伊国内强硬派柔软身段。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