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腾中看资本场的浪得虚名和市场警示
(2014-05-08 04:57:06)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曾因2009年提出收购悍马名噪一时的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中”)近日传出资金链告急,实际控制人李炎因多项经济罪名被调查已携款跑
路。人民财经从四川金融监管层一知情人士处获悉,腾中重工已将此事上报省金融办,而后金融办将此事转与成都市经信委处理。(5月7日《人民网》)
不知李炎为谁,腾中购悍马却曾是热得发烫的新闻。华尔街金融危机来袭,美国投行纷纷破产,连悍马都混不下去。当是时也,危机风潮传导至大西洋对岸的欧洲,太平洋这边的中国还是风景这边独好。中国民企以充裕资金,在舆论场刮起的“抄底”美国风潮下,蠢蠢欲动。
四川腾中欲购悍马,是“抄底”美国风潮中调门最大的聒噪。其实当时就有醒世名言予以棒喝,想想当年日本人“买下美国”的野心,到头来还不是黄粱一场?!何
况,腾中这类民企,并不像当年日本资本对美国市场的真心,而是市场公关的噱头,制造的是资本场的浪得虚名,以给其在资本市场的博弈和做大市场蛋糕提供助
力。
当腾中购悍马变成一场笑柄,四川腾中也就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人们有足够合理的逻辑研判,在徐工、三一和中联三大中国工程机械巨头内外两个市场都呈下行之势的情境下,腾中在工程机械市场不可能“腾(飞)”只能是“无足轻重”。
现在看来,腾中的市场际遇更为糟糕。李炎作为大股东,触犯刑法而携款跑路失联---不管是深涉官贪还是融资泥潭抑或兼而有之,都验证一个颠扑不破的事实:游戏资本场江湖,混世魔王总是要栽的;偏离市场轨道,和权力合谋分肥更是不可持续。
不久前,媒体分析胡润富豪榜后得出结论,胡润富豪榜俨然“杀富榜”。在此榜单上,12年有24位叱咤风云的中国富豪被“宰”,李炎不幸地成为“杀富榜”第
25位。曾经叱咤市场,更在资本场浪得虚名,而今声与名俱废,从传奇到悲剧,惹得舆论界一片欷歔。但回溯其轨迹,因果逻辑十分清晰,包括李炎在内的富豪际
遇一点都不值得同情。
首先,他们生于改革转型期,却把市场治世错解为资本乱世。无论是深耕市场还是博弈资本场,他们都漠视市场规则,滥用权力关系,睥睨社会公众,信奉掮客理
念,将资本贪婪的逐利个性发挥到极致。从捞取第一桶金到原始积累的实现,再到市场扩张,都一路伴随着欺骗矫饰、利益输送,这种规则外运转,让其尝到了甜
头,也埋下了资本原罪的祸根。他们的命运在市场波动的任一节点或权力变化的每一时刻都可能发生逆转,其兴衰成败看似偶然却是必然甚至是宿命的。
其次,博弈资本市场,炒作虚妄理念,摊大饼式的做大企业,是李炎这类资本游戏者的通病。但由于没有扎根实体经济的沉勇决心,只有浪迹资本江湖的投机习气,其未来总是不可持续的。
以腾中为例,这是李炎控制的“华通系”四大业务板块中的重要一块。其他为在港上市的是旭光资源(号称全球第二,生产芒硝),以及生产PPS(聚苯硫醚)高
分子特种新材料和石油机械设备为主的两家公司。看表象,“华通系”既有实体企业,又涉新材料和能源产业,还在香港上市,“华通系”应属于市场不倒翁。但从
收购悍马的市场噱头及上市企业停牌观之,“华通系”不过是纸糊的风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资本市场的悲喜剧接连上演,曾经不可一世的资本大佬不是锒铛入狱就是携款潜逃,他们被市场淘汰无需可怜。值得警醒的是中国市场,包括李炎在内,他们演绎着
同样桥段的“贪婪”故事:造成海量银行呆账,害惨众多民间资本“喂养”者,制造债市违约新案。李炎的“贡献”是:欠银行100亿,民间20亿,难赎的
1.2亿美元私募债券。
这也是当下中国资本市场最典型的问题所在。舆论场可以大肆消费腾中和李炎,监管方则应举一反三,避免出现更多腾中和李炎。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