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大乌龙曝露资本市场的安全漏洞

(2013-08-19 07:24:11)
标签:

杂谈

     8月16日,星期五,一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因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独立套利失误,引发一场轩然大波,足以令市场铭记。“平淡、焦灼、回落、二次爆发,再回落,归于理性,这4个小时就像一出折子戏,一场虚无缥缈的梦,但却直生生的发生了。它来了,排山倒海;它去了,满地残骸。”有业内人士如此感慨。
    光大证券,一个“乌龙指”,搅动整个资本市场。是真乌龙还是操纵市场?市场上有诸多传言:监管部门还在调查,光大本身也在解释,舆论场还在追问,甚至有套牢的股民去堵光大的门,要说法...对于这场资本市场上跌宕起伏的悲喜剧,终究要有一个答案。若是操作失误,这场因错误而引发的股市闹剧是否要作废归零?是否要给跟风而进的套牢者赔偿?若是查明光大操纵市场,那就涉嫌刑事犯罪,某些人要吃牢饭了。但不管如何,其“调戏”市场,愚弄股民的事不能随意划上句后。
    据统计,光大“乌龙指”可能亏7亿,但也有说法称其旗下期货做空赚34亿。这些传说是否属实不得而知,但如果说要赔偿网民损失,也许光大有这个能力;但考虑到期货市场大开大合的特殊性,光大无论如何是填不上期货亏空者的大窟窿的。当然,无论股市还是期货,如何厘清光大乌龙直接导致的损失也并非易事。更吊诡的是,即使光大能够赔偿那些“损失”,获利者是不是也要将股市或期货所赚“吐出来”?
    因而,光大乌龙事件后,也许公众和舆论关注的是网民损失能否理赔这样的细节,但更重要的是必须正视中国资本市场的安全漏洞。如果安全漏洞不能通过有效的制度和技术手段弥补上,类似的股市乌龙指还会出来搅局。
    不否认,光大证券套利部门极有可能出现失误。但光大并非资本市场的“菜鸟”,如何操作和套利应有完善的机制,尤其是完善的操作系统,规避操盘手“乌龙指”的误操作。网络时代,即便是一般的网络平台,如网上银行系统,用户登录操作时,都会有密码安全保护。而且,在实施某些业务时,网络系统也会主动提醒是否完成此项业务等。机构套利系统,连最基本的系统安全设计都没有?着实令人疑惑。
    资本市场的“乌龙指”,也称“胖手指”(FAT FINGER)误操作导致的股市异动,并非中国才有,印度、日本、德国和美国都曾发生过。以美国为例,2010年5月6日下午5分钟内,道琼斯指数从10458点跌至9869.62点,与前一交易日收盘相比,下跌998.5点。这次“闪电崩盘”最终使当天道指大跌3.2%,创道指有史以来单日盘中最大下跌点数。后经调查显示,此次美股崩盘,源于一家交易机构的电脑自动执行了一笔41亿美元“高频交易”卖单后引发市场恐慌。该交易在20分钟内发出7.5万份卖单。
    痛定思痛,美国监管机构设计出了规避类似风险的“熔断”机制,即当资本市场交易价格突然发生异动并达到某个指标时,交易暂停。这一机制从今年2月4日开始实施。“熔断”机制并非什么新发明,就是给证券交易加上“保险丝”,防止股价突发性的流动过速。
    和美国日本甚至印度相比,中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美国先进的经验应该借鉴过来---事实上,如果中国股市有类似的熔断机制,光大乌龙指演绎的这场资本游戏根本玩不下去。
    光大乌龙事件,搞清真相固然重要,善后处理也在情理中,但完善中国股市的风险机制,堵住资本市场的漏洞,让那些可能出现的“乌龙指”无法误导市场,才是根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