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人头马遭遇塑化剂

(2013-03-06 02:45:45)
标签:

杂谈

    近日,法国干邑白兰地知名品牌人头马、卡慕纷纷卷入塑化剂疑云。3月4日,人头马方面再出公告宣称,其产品只是因中国方面新的食品监管措施导致通关手续延长,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的标准。另一品牌卡慕公告中也出现了类似的结论。不过据法国多家媒体披露,许多干邑白兰地酒从业者正在急于向实验室咨询,如何使其产品塑化剂残留值符合中国方面最新要求。互有出入的说法,俨然上演了一出“罗生门”。(3月5日《上海证券报》)
    去年晚些时候,中国一些知名白酒品牌,纷纷涉入塑化剂风波,因而遭遇市场滑铁卢。随着事件的发酵与演进,尤其是塑化剂危害人体健康的信息披露,公众对于白酒消费存有避之不及的心理恐慌,也对一些酒企进行了严厉的道德鞭挞。欣慰的是,虽然涉及白酒的塑化剂新国标尚未出台,但是在公众舆论的推动下,相关监管部门强化了对烈酒塑化剂的检测预警工作。
    法国干邑白兰地的一些知名品牌,因为出口中国,当然要入乡随俗,塑化剂不能超标。人头马、卡慕卷入塑化剂疑云,也是赶上了“趟”---去年12月28日,中国检验检疫部门增加塑化剂监测项目,进口酒赫然在列;2月1日起,进口酒商须提交第三方检测的塑化剂检测报告,而且要求进口酒中含有的邻苯二甲酸盐(塑化剂)的残留值必须少于0.3mg/kg。
    现在还不能断定法国洋酒塑化剂超标,但在中国通关手续延长却是不争事实。通关上的技术原因,已经让人头马感到恐慌,立刻进行危机公关,强调符合标准云云,但回避了“塑化剂”这个敏感词。
    通关手续延长之后,必然会有一个笃定的说法:要么超标要么符合标准。如果塑化剂超标了,这些酒就不能进入中国市场,而且这些洋酒品牌的市场声誉也会一落千丈,影响是全球性的。这对法国酒业不啻是严重的打击---数据显示,法国干邑地区的白兰地酒每年销往中国市场的数量超过4000万瓶。当地酒商将中国市场视为新财年的希望,如果出口中国市场受阻,酒商们的失望可想而知。
    这意味着,拥有13亿人的中国市场,其市场准入标准正渐趋成长为世界标准。不管是酒类还是其他商品,要想在中国开辟市场,就必须尊奉中国的市场原则和标准。当全球主要市场对中国商品进行严苛的市场准入限制时,一些享有世界声誉的知名品牌在进入中国时,恐怕也要好好思量一番,该商品是否符合中国的标准。对中国市场准入的关切,不仅是对中国市场的适应和中国消费者的尊重,也是保证在华市场利益的重要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洋酒本不应该陷入塑化剂的“罗生门”。一是欧盟很多年前已经禁止塑化剂用于儿童玩具和食品包装,而且欧盟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又是相当严格,近日在欧盟发酵的马肉风波就可一窥端倪。法国洋酒世界闻名,对酒中存在的塑化剂含量懵懂无知,让人不能置信;二是中国白酒的塑化剂风波在中国延烧到社会各个角落,将中国作为主要市场的法国酒业应该因此自警,对于出口中国的酒品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以顺利出口中国。事实证明,法国酒对中国塑化剂风波太过麻木不仁,不管基于何种原因,法国酒出口中国受阻都是对法国酒业的棒喝。
    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对商品质量和市场监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推升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品质。在此市场环境下,不管是国内知名品牌,还是海外奢侈品牌,要向在中国市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必须遵守中国市场的游戏规则和产品标准。否则,就会遭遇被市场摒弃的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