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敬伟微博
张敬伟微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4,850
  • 关注人气:26,7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品油的价格难题与机制困扰

(2013-02-27 06:04:32)
标签:

杂谈

成品油的价格难题与机制困扰

    2月25日起,国内汽油每升零售价提高0.24元,自去年11月16日上调成品油零售价格后重回“8”字头。广州市场上93号汽油售价为8.09元/升,比美国油价贵1.8元人民币,比台湾贵0.77元。(2月26日《广州日报》)
    成品油价格的每次涨跌,都会惊起民声一片。无论涨跌,公众满意的少,呛声的多。就像这次涨价,按照现行机制,19日成品油调价的窗口就已经打开。可是到了25日,发改委才正式调价。从市场利益的天平看,应该是有利于消费者。可是调价之后,市场依然充满质疑与不满。
    现有机制并非不对接市场,只是太多的市场条件预设(三地、22天、4%),使得内外两个市场总不同步。因此,中国成品油价格的涨,引发的是不满,油价跌也得不到市场的正面反应。不仅消费者不满,就是“两桶油”也颇多微词,使得发改委总是在市场中受夹板气。
    中国成品油市场的一切问题,似乎也都是现有机制的问题,似乎只要成品油定价机制和国家市场完全接轨,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万事大吉了。   
    其实不然。成品油定价机制要更新要完全对接市场,但在市场终端,公众关心的是成品油价格问题。如果市场化的新机制带来的成品油价格的频繁变更,公众可能变得更加焦虑和不耐烦。
    国际原油价格受多种因素制约,但是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国际油价将在动态的调整中呈现上升势态。基于资源节约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方向,中国成品油价格上涨是常态性的。因而,中国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不管是完全的对接市场还是其他,消费者都不要指望新的机制带来成品油价格的降低。只能说,和市场结合更机密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带来的是更加符合市场规则的价格。这个价格,未必和公众的愿景相契合。
    从公众习惯拿中国油价和美国油价对比,即可窥见端倪。以这次调价为例,广州的93号汽油零售价比美国的同等油价高了1.8元人民币,比台湾贵了0.77元。可是,美台的成品油价比中国低,但韩国新加坡和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油价比中国高,有些中东产油国的油价甚至比中国高了很多。因此,拿中国的油价和不同的国家油价比,无论高低意义都不大。尤其是和美国相比,只会激发国内市场的怨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