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俊失金遭遇口水暴力

(2012-07-31 08:12:09)
标签:

杂谈

    7月29日,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53公斤级比赛结束。在混合采访区,中国选手周俊几次停下脚步,欲言又止,但是,面对不断涌来的记者,她最终还是一言不发,转身而去,但闪烁的泪光早已被众人看在眼里。(30日《人民日报》)
    含金量颇高的中国举重,周俊却交出了白卷。对之,国内舆论开始掀起口水战,揭开了奥运背后地方利益平衡的黑幕。八面来风的媒体曝光,光怪陆离,有言周俊出人意料PK掉了李萍和纪静两名强手来到伦敦的,有问是谁批准周俊来到奥运赛场的,体育总局和湖北体育局在周俊失利的问题上也在相互推卸责任...
    黑幕也好,利益纠葛也罢,有关部门的推卸责任也好,还有媒体的追问,这些都是中国奥运代表团值得反思的问题。但是,当人们都紧盯问题,在互相指责和揭露而喷洒口水时,谁注意到了周俊的感受?一个17岁的女孩子,还算不上是成年人,丢失了金牌本应得到国人的安慰,却变成了失金的罪魁祸首。在我看来,那些喷洒口水的部门和舆论太暴力了,太少人文关怀了。
    不就是一块金牌吗,丢了又能怎样?况且,谁说这枚金牌就一定属于中国,即使是李萍和纪静,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被人寄予厚望的吴景彪不也只是拿到了银牌?而从其失金后痛心疾首自言愧对国家的表现看,其实折射了他极大的心理压力。而这种压力,其实就来自有关部门、舆论和国人,他们在奥运赛场上,完全是背负着国家的荣誉而来,或者说背负着个人或集体的利益而来。这样的比赛,哪里还有什么轻松和快乐,哪里还和奥运的精神相契合?
    不过,一个奥运队员,尤其是像周俊这样的非成年人,稚嫩的肩膀根本无法担起如此重负。想想刘翔在北京奥运的遭遇,即可知道功利体育的阴霾依然笼罩在中国的上空。
    从上至下,大家都在呼吁中国从竞技体育到全民体育的回归。可是一旦到了奥运赛场,媒体就变得势利起来,不吝对金牌获得者以无尽赞扬,对其他选手视而不见,纵然是银牌获得者,也会尝尽无尽的落寞。可是,在周俊的问题上,舆论不单单是漠视的问题,而是变得刻薄乃至暴力。人们理解舆论对于金牌选手的锦上添花,但不可原谅对周俊的落井下石。经过这两天的比赛,人们已经窥见,国人的金牌意识不是淡化了而是变得更强了,强到不允许选手有失误,容不得选手拿银牌。这种来自有关方面和舆论的戾气,让人不寒而栗。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1936年奥运会演讲时就讲过:“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不管周俊是怎么来到奥运赛场的,她都无愧于一个合格的奥运健儿,因为她没有弃权,而是坚持了比赛。因此,她的身上散发着“参与”的光辉。这对一个未成年孩子而言,已经足以让国人骄傲。每个成年人,包括扯皮的体育官员和那些自以为是的媒体记者,想想看,如果周俊是你们的女儿,还会那么残忍吗?
    奥运赛场上,金牌当然是多多益善,对每个国家每个运动员都是如此。可是,金牌至上就是偏狭,甚至可以说是缺乏自信。举国体制下的功利体育,打造的是一个庞大的金牌孵化器,在这个孵化器里,奥运精神被异化了,进入这个孵化器的运动员们,经受着丛林规则的煎熬。在我看来,这绝非中国体育的未来,让全民快乐地运动,让运动员们快乐地比赛,才是正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