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铁行为艺术:以柔克刚的女权宣示

(2012-06-26 06:11:25)
标签:

杂谈


    6月20日晚上,上海地铁官方微博“上海地铁二运”发布一则微博提醒女性勿穿着暴露,随即引发网络论战。6月24日上午,两名年轻女子在上海地铁二号线身着黑袍和普通衣装,蒙着面,手持彩板,上书“我可以骚,你不能扰”、“要清凉不要色狼”,以此表达抗议。(25日《新华网》)
    在中国方兴未艾的地铁建设热潮中,这种城市交通方式日渐渗透进普通市民的生活方式。既然如此,中国城市也需要多元的地铁文化---“我可以骚,你不能扰”的行为艺术,笔者的理解是自然、前卫、进步的地铁文化。当然,既然这种行为艺术建构在多元市民化的社会基础之上,公众评价亦可多维恣肆,各抒己见,纵横成辩证、多元、博弈的社会表达坐标,以彰显中国社会的宽容。
    笔者赞成女性地铁行为艺术的表现,是因为地铁方的提醒看似友情但并不友善,看似合理却不合情。因为女性穿着暴露是一个模糊项,很难用法律和技术的量化标准去衡量。因此,这种提醒就隐含着男权社会的道德凌驾倾向,言外之意是女性只要把自己的身体包裹严实才能避免遭遇地铁上的色狼骚扰。且不说这种男权社会的惯性道德优势,即以实际情况观之,这种提醒也站不住脚。因为即使是在严冬季节,女性朋友穿得严严实实,依然躲不过地铁色狼的性骚扰。
    所以,女性地铁行为艺术,其实是苏醒的女性意识对男权社会的一次正面交锋。这种交锋,让公众更加郑重地尊重女性全体,把男性潜意识里对女权的漠视给曝晒出来,没有比这样的行为艺术更让倨傲的男人羞赧让传统的男权社会警醒。有趣的是,当道德泛化和充满优越感的男人们对充满女权意识的行为艺术不以为然或大加挞伐时,事实上充当了色狼们的性别防火墙。因为在地铁站出没的色狼们,具有典型的性别属性,从而不管在逻辑还是在常识上,让人感觉男人们的不屑,其实是集体无意识的男权卫道。性别有差异,权利无落差,这是法治社会的共识,然而象征女权符号的地铁行为艺术遭忌,则明显充满着性别歧视,漠视了法治规定的权利对等。
    不妨换位思考。就性别上的社会行为而言,色狼们在地铁站的频繁出没,彰显了男性行为的极端表现,不仅雷池了道德底线,甚至越过了社会治安的法治红线。尴尬的是,熙来人往的地铁站或地铁上,处于典型的公共场所,而在这样的场所,不仅色狼们的道德自律意识被弱化了,纵是旁观者也往往被激发出猎奇的围观意识。当此时也,女性属于被滋扰被娱乐的弱势群体,而法治上的保护又不可能是即时跟进的,这是色狼们伺机作案的主因。
    从被抓住的地铁色狼看,有些并非“专业”流氓,而是有着良好教育背景和职业的人士。他们的犯案,或是基于心理变态因素,或是因为临时起意----公共场所下的道德和法治自律减弱而欲望冲动。恰如史蒂文森著名的科幻小说《化身博士》中的海德博士,人性与魔性往往是交织的。而男权意识往往是激活男人们魔性和色情的催化剂。
    相比之下,中国女性的地铁行为艺术,无论其行为还是表达并不极端,没有像西方的女权主义者那样追求过分的性别权利,更没有用极端的行为艺术(如裸体)来“以暴易暴”,而是以含蓄的身体表达(身着黑袍和普通衣装,蒙着面,手持彩板)和充满意境的表达(“我可以骚,你不能扰”)来发出女权的柔性诉求。其言其行,充满着美学意味,既有以柔克刚的哲学色彩,又有直面男权的现实意义。
    这样的行为艺术,全社会忍心去破坏吗?
   
   本文刊于26日时代商报、青年时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