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大地震的经济延烧效应

(2011-03-16 19:16:56)
标签:

杂谈

分类: 南洋商报文集
南洋商报专栏,刊于3月16日
 
     日本震灾让人震惊,经济专家预言,这将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自然灾害,而且不仅仅是对日本,对太平洋两岸,对美国以及全球经济的影响都会很快显现。英国广播公司(BBC)预测说:“因此次地震,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将缩水近1 个百分点。”也有分析认为,如果受灾情况比预想的更严重,GDP将减少2到3个百分点。美国纽约大学教授诺瑞尔-鲁比尼说:“陷入最糟糕局面的日本经济又遭遇了最严重的地震。”
    对震灾之后日本经济的评估并不都是悲观的。一种观点认为,震灾促使日本改变大幅发行货币政策,使全球流动性降低,日元回流国内,将有数百亿政府和私人投资专注于灾后重建,强有力地刺激日本经济发展。摩根大通、英国资本经济公司甚至以1989年的美国旧金山地震、1994年的洛杉矶地震和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为例,强调灾后重建对经济恢复的逆向效应。值得一提的是,阪神大地震造成了近6500人死亡,将近2000亿美元的损失,占当时日本GDP的2.5%,但在灾后重建的引擎下,阪神地区经济迅速走出了灾后阴霾。这次震灾的损失显然远逊于阪神地震。前车后辙,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就像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劳伦斯·萨默斯所说,重建可提供就业机会,灾难可能将刺激日本经济。
    必须指出,此番地震和阪神地震并不能同日而语。当时的全球经济没有现在这么糟,日本稳坐全球第二的经济宝座。当时的日本政府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财政挹注决心,加上发达的阪神经济具有极强的自愈能力。现在的日本经济,不仅仅被“失去的十年”拖垮了身体,更被金融危机所牵绊,关键是失去了全球第二经济大国的位次,灾后重建的能力和信心打了折扣。还有就是,菅直人政府陷入民意颓势,民意支持率下挫到18%,政治号召力不强,对于灾后重建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这次地震的关东和东北地区汇集了日本的汽车、电子、钢铁等产业。丰田、日产和索尼的一些加工厂停产,此外还有将近20家的石油化工企业停业。加之核电厂爆炸和火电厂停工,直接影响东京等大城市的电力供应。核电辐射的危险更给日本民众带来了心理上的恐惧。春光明媚下樱花烂漫的大好春光,因为这场灾难而变得晦暗许多。日本旅游业遭受重创已经是板上钉钉。也许这次震灾的直接损失远远低于阪神地震,但其延烧效应导致的间接损失恐怕具有几何级数的叠加效应,这才是最可怕的。
    此前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的预测,日本2011年实际GDP增幅约为1.3%,明显低于2010年GDP增长速度3.9%。该机构不看好日本经济的主因是日本内阁的不确定性。正如前述,震灾对菅直人政府构成了更加严重的挑战,使其政治前途更加不确定。此外,震灾也会萎缩其出口预期。果如标准普尔预计,日本经济增长率年内将有负增长的隐忧。
    震灾后的日本经济是好是坏,一个季度之后即可初见分晓,现在的分析只能说是预测。值得一提的是,地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未必像一些经济学家所称的那么严重。除了可能导致的全球通胀预期,全球股市暂时性下挫和保险公司以及再保险公司的利润降低外,日本地震带给全球的负面效应可在短期内消弭。而且,和日本毗邻的中国出口市场影响不大,加之中国替代了日本全球老二的经济引擎作用,从长期看不致于停滞全球经济。
    现在的问题是,灾区核电6个机组4个已经爆炸,放射物质在日本扩散。东京已经观测到辐射物超量20倍,在未来风向的吹拂下,不排除核辐射对周边国家带来恐慌和影响。15日,菲律宾、法国等国家的民众开始示威,要求本国放弃核电。在此情形下,日本核电站泄露造成的不仅是本国民众的心理恐慌和经济糟糕,还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核子焦虑,这才是最可怕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