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为是王朔的马仔,小刚神马都不是了

(2010-12-31 21:25:56)
标签:

杂谈

    应该说,《非诚勿扰2》(下称“非2”)那是相当得牛,票房不说了,小刚在2010年是第五代“导爷”里的翘楚。不过,成也票房,毁也票房。因为小刚太牛,观众的期望值也大。更不堪的是“非2”和“子弹”(《让子弹飞》)同档期,两相对比,后者是一红到底,前者是演了半场好戏,和“赵孤”(《赵氏孤儿》)一样,小刚也犯了凯歌龙头蛇尾的大毛病。
    这年头,观众不仅舍得掏钱,也不吝于挑刺,更不惮于喷薄刻薄的口水。无他,多元娱乐,就是这个样儿。出了电影院,对“非2”有爱死的,有骂娘的,但骂娘的还是多了去了。为什么骂?因为小刚丢了他贺岁娱乐的精气神,没有了自己的神,那神马都不是了。为什么神马都不是,因为小刚摆脱不了王朔的阴影,王朔是谁,一个变成浮云的老男人文人---说这话其实笔者很忧伤:朔爷可是我大学时代的绝对偶像。时光永是流逝,用1990年代的娱乐精神感染90后,不是时光错乱吗?
    其实,“非2”前半身很好看,很搞笑,因为那是小刚自己的风格,剧中男女一号,都在捕捉痕迹地演绎着搞笑的试婚,观众很轻松,很愉悦,渴望在娱乐回旋中达到高潮;殊不知,下半身很糟糕,搞笑突然变成了忧伤,轻松陡然变成了矫情,活得入滋入味一下子变成了生离死别。竟然还设计了一帮围观者,美其名曰人生告别会,闷骚的孙红雷饰演的抒情的李香山,煞有介事地感悟着生与死的哲学呓语。
    娱乐和抒情绝对不搭,更和哲学绝缘,死亡和贺岁搅在一起就是完全挑衅观众了。
    这下半身的倒灶,原来不是小刚的原生态,而是缀结了编剧王朔的思想。也可以这么说,观众依然喜欢冯小刚,讨厌的是王朔。问题是,在这么一个重大的贺岁片子里,小刚何以失去了往昔恣肆的个性,迁就王朔的意见?众所周知,王朔是小刚的恩师,按照王朔的发小叶京所言,王朔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的灵魂。没有王朔,就没有冯小刚的今天。说得难听一点,小刚曾经是王朔的马仔。
    这么说,我对小刚为人不仅没有丝毫的轻蔑,反而多了真正的敬佩。知恩图报、义气当先,那是做人的本分;淡忘前情,不讲义气,那才是真正的小人,娱乐圈闹出多少回这样的恩怨八卦来呀。不过,电影就是电影,说大了讲的是艺术,说小了玩的是娱乐,说白了为的是票房,这里就存在着一个公私分明的问题。对小刚而言,就是要不折不扣地释放出自己电影能力的全部,把“非2”演绎成纯粹冯小刚贺岁血统的东西,这样才对得起院线和观众。
    很遗憾,小刚宛然穿越回到了过去,重新变成了王朔的马仔。于是,“非2”变成了“不冯不王”、喜忧参半的畸形体。观众买票观影出来骂娘就是很正常了。其实,何止观众再骂?小刚自己恐怕也没有自信,要不然他就不会承认“这片子有点上头”了。而且,小刚这回对观众也开通了许多----“请多骂”。更有趣的是,王朔借自己的微博表达:“伪艺术也是能力,伪前卫也是姿态。”一个“伪”字,传递了太多丰富的信息。
    人们喜欢小刚的贺岁片,更渴望小刚的“非3”。但请记住,冯小刚就是冯小刚,这个事儿上是不能做人马仔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