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电影的小康理想

(2010-08-02 05:28:04)
标签:

杂谈

分类: 南洋商报文集
南洋商报专栏,刊于7月31日
 
   “我国电影将保持年均500部以上的影片生产能力,每年争取有300多部新电影进入主流院线,有50部成为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即基本每天一部新电影、每周一部好电影问世。”这是中国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近日所说。
    应该说,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每年500部的国产电影并不算多。可以说,500和300的大指标反而好实现,但是对于叫好又叫座的好电影,每年50部的指标却是很难完成。“叫好又叫座”是个很中国化的愿景---叫好可以理解为艺术品质高,也可以解读为主旋律属性;叫座当然是体现在票房收入上。
    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48.4亿元,中国全年电影总票房有望达到100亿元。中国票房总量,虽然离美国的100亿美元还有相当距离,但是增量趋势明显,超过美国是可预期的。在此市场平台上,中国电影超越美国好莱坞大片,也未必是不可能的。因此,和中国电影市场的愿景比,中国电影的近期目标并不高,只能算是小康水平。
    但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大蛋糕,几乎一半为进口大片所掠食。剩下的一半则变成了国产片的弱肉强食,70%的国产片亏损,只有少数大腕导演的大片才能赢得可观票房。说白了,导演无非那么几个,票房区间也停留在暑期档和贺岁档两大节点。相比《阿凡达》轻而易举在华就夺得十几亿的票房,国产电影票房的最高纪录也只有《建国大业》4.3亿元左右。但是这部片子的票房的真金含量很是值得怀疑,如果挤掉组织观影的水分,能够实现3亿元的票房就已经不错了。
    牛气逼人的冯小刚导演,暑期档的热片《唐山大地震》喊出了超5亿票房的目标。映前文宣集中以23秒的特技引人,映中则以煽情的“哭”作为噱头,加上提价等,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是从其表现看,《唐山大地震》要赢得5亿票房,玄得很。对市场至为敏感的影院经理们认为,开设大片零点首映场是衡量影片票房的重要因素。《变形金刚2》和《阿凡达》等好莱坞大片的零点首映场都曾是一票难求。但是,《唐山大地震》的零点场销售情况普遍冷场。两相对比,国产电影和美国大片的差距摆在那。
    如果说《唐山大地震》的票房实现不了5个亿,冯导宣称的另一部贺岁影片《非诚勿扰2》的5亿票房预期也就成了一句笑话。所谓的“5亿俱乐部”就是镜花水月。
    有趣的是,伴随着冯小刚导借助《唐山大地震》的“震撼雄起”,中国电影圈和评论界传出了冯小刚超越张艺谋的声音。这意味着,在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执掌的江湖中,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江湖舵主”张艺谋变成了江湖老二,冯小刚则进位老大。这一景象,恰恰折射了中国电影的辩证法。
    中国电影的地位成就于这三大导演----张、陈二人崛起于1980和1990年代,他们或以黄土地上的中国原生态文化向西方传递现实主义的中国电影信号;或以反思文化的电影艺术求得观众心灵的共鸣。他们二人均以海外电影节获奖以成就其中国影坛的地位,被圈内人称之为“墙外开花墙内香”。冯小刚导演则以京痞文化作为电影底色,突出城市轻喜剧风格,开创了中国贺岁电影的新篇章。
    但殊途同归,这三位中国导演几乎同时开辟了中国式大片的市场化模式---学习好莱坞,颠覆自己的艺术品性,集体有意识地从事过“申奥”电影的试验,结果是三人均告失败。重新回归艺术本体,张艺谋的“三枪”被口诛笔伐,陈凯歌的《梅兰芳》算是正本清源,陈凯歌的《唐山大地震》则掀起市场高潮。今年三人又各有新作,冯小刚不必言说;张艺谋的文艺片《山楂树之恋》将赶档期国庆档;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则抢滩贺岁档。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电影才显得苍白悲哀。因为以三人为代表的中国电影“霸占”中国电影的江湖太久了,“第六代导演”依然撑不起中国电影的门庭。这一代的代表人物,如贾樟柯,其艺术才华堪称绝代,但市场能力却是难以让人恭维,他的最新影片《海上传奇》只能成为小资阶层自怨自艾的东西。
    这就是中国电影的严酷现实,中国电影市场有着令人欣羡的拓展空间,中国电影也已经步入令人欣喜的大片时代。但是,相对于好莱坞大片的气势汹汹,中国电影的竞争能力还相当孱弱。无论是冯小刚还是张艺谋,不管是暑期档、国庆档还是贺岁档,在乱战的竞争格局中,都只能抢占较少份额的票房。中国电影,当下还只能靠文宣的热闹撑撑门面聊以自慰,在门道上离好莱坞大片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要学。
    还有就是,中国电影在硬件上还有不少差距。中国有300多个地级市和2800多个县级市,2009年只有224座城市有票房纪录。大多数城市没有现代化的电影院。相比之下:美国有4万多块银幕,平均8000人拥有一块;日本与韩国两万人占据一块银幕,而中国2009年的银幕数不足5000张,其中将近一半老化闲置,平均下来,60多万人才能共享一张有效银幕。硬件跟不上,要实现好的票房也很难。

http://www.nanyang.com/NewsCenter/articleDetail.asp?type=N&id=171155&sid=29&cid=103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