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菅直人外交抉择:亲华还是知美?

(2010-06-09 07:39:14)
标签:

杂谈

媒体专稿,勿载
 
 
    菅直人取代鸠山成为日相,其外交路线最为国际社会关注。有趣的是,中国媒体和观察家一方面谨慎地认为菅直人不会改变就删时代的中日关系大局,另一方面又对中日关系充满相当深的期待。甚至,有些先入为主地认为,菅直人时代的中日关系会更加亲密。这从中国媒体强调菅直人承认日本侵略战争、反对台独、1978年就出访中国、1984年就认识胡锦涛等来强调菅直人对华密切的渊源。还有就是,华裔女莲舫,为菅直人引入新内阁担任行政革新担当大臣,菅直人兑现鸠山“世博承诺”12日首访中国等都成为中国媒体的热词。
    可见,中国相当在意日本新政府对华关系。但必须指出,中国媒体和专家有些过度理想主义。就在中国媒体热炒菅直人首访中国时,中方6日晚些时候表示,中方尚未从日本官方得到这方面的消息。7日,日本媒体已经传出消息,菅直人将不会出席12日上海世博的“日本日”活动。这意味着,菅直人不会将首访国定位于中国。
    确切讲,菅直人不是不想出访中国。但是,由于他的前任下台一半是由于高调宣布“脱美入亚”一半是因为和美在普天间机场上对着干,犯了日本战后追随美国的政治和外交大忌。菅直人甫上任,若首访中国,必然被认为是比鸠山还反美亲华,菅直人未来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更重要的是,日本历届首相,上任后首访美国宣示美日同盟的牢不可破,已经成为外交惯例。经历政坛风云历练的菅直人,深谙这种外交之道,加上前任不甚老练的外交教训,他怎么会选择首访中国?
    可见,中国媒体和观察家们在审视中日关系上不仅幼稚而且一厢情愿。更值得关注的两个细节是,一是在鸠山主持的最后一次内阁会议上,鸠山递给菅直人的纸条上写着:“日美、日中、日韩,就拜托你了。”另一个是鸠山在刚刚的一次演讲中指出“(菅直人)比我聪明十倍甚至上千倍。”无论是鸠山的“政治馈言”还是他对菅直人的夸奖,人们都可以解读出两层意思---首先,日美关系最重要,起码置于中日中韩关系之前;其次,鸠山隐喻自己不够“聪明”,寄望比自己聪明的菅直人妥善处理好美日关系。如果美日关系处理不好,作为日本首相,就很不聪明。“
    不仅鸠山这么认为,日本主流媒体也是如此看法。5日,日本《每日新闻》评论称,修复与美国的关系是日本新政府当务之急。《日本经济新闻》6日强调了日美关系更重要。《产经新闻》则直言,超过半个世纪承载着日本安全的日美同盟的重要性,是日中关系无法比拟的。
    因此,无论怎么说,即使菅直人发自内心地喜欢中国,特别看重中日关系,他为了保住相位,凝聚民意,化解前任和美国造成的伤痕,也必须重回美日同盟的路线上来。
    6日凌晨,菅直人应约和奥巴马总统通话时强调,他和奥巴马“气味相投”,被媒体称为“套近乎”。对美国人的期待,菅直人直言,固守日美同盟关系,坚持对等外交。撇开花儿呼哨的外交辞令,敏锐的人都解读出内中的关键信息,对等外交是假,美日同盟才是真。也正因为如此,菅直人放弃对华首访就可以理解了。毕竟,在菅直人的外交天平上,中美两个砝码的分量绝对不是一个量级的。
    更重要的是,既然是奉命于危难之际,菅直人首先要“安内”而非“攘外”。当下,日本不仅面临着财政困窘、债台高筑、发展乏力等内政难题,而且面临着参院选举。菅直人最重要的任务,首先是利用很高的民意支持率趁热打铁赢得参院选举,其次是带领日本突破希腊式债务危机,然后才是谋划美日中日关系大局。
    总之,菅直人时代的对华外交走好是趋势,但固守美日同盟则是基础。因此,中国不能对菅直人太期待,新首相并非毫无原则的亲华而是建构在利益博弈上的知华。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