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版《红楼梦》,唯美是双刃剑

(2010-05-27 07:51:35)
标签:

杂谈


    新版《红楼梦》新(下称“新红楼”)全国首播倒计时100天活动24日在北京举行,100天后,《红楼梦》将在北京电视台首播。(26日《南京日报》)
    “新三国”热播,“新红楼”也不甘寂寞。百日倒计时,显然是赶趟儿的文宣招儿,这一点儿也不稀奇。电视剧,说得正了点那是文化产品,说白了那是娱乐快餐。何况,“新红楼”经过的波折要比“新三国”大了去了。从2007年的浩大选秀到中途换导,再到后来的突然岑寂,可以说是大喜大悲,整三年才整出一部50集的新版剧。按照泛娱乐时代的星光试纸测试,3年可以让一个明星大腕从大红大紫到落寞过气,也可以让一个傻小子小姑娘红透半边天。就凭这慢工细活的孵化功夫,“新红楼”只搞一个百日倒计时算是够闷骚的了。
    挑起了公众的兴头,人们不禁要问,“新红楼”能否真的让观众耳目一新?经典重拍,一般都是吃力不讨好。因为这里存在着一个简单的审美心理学魔咒。首拍的经典剧,无论多么朴拙,总是充满创新的审美惊异。而后来者,总难征服老观众,因为他们总会那老剧的美挑刺新局的疵,即所谓吹毛求疵。故而,“新三国”就要跳出老剧的框,在暴力的战争场面和美女情爱戏上玩超越,于是遭来一阵阵的板砖。估计“新红楼”没有多少可玩儿的超越花头,因为原著的精髓摆在那。玩过了,太戏说那就不叫红楼了。
    好在观众能够在25日晚上就能先睹为快“元妃省亲”一节。随后,北京台还会播出音配像的其他13首主题曲,其中包括原著中太虚幻境的金陵十二钗判词。观众可以从初始的耳濡目染中对“新红楼”也做一个“判词”。有趣的是,近期朝鲜版《红楼梦》的在华巡演,让人依稀重温了一遍87版红楼的风采。这也给观众评析“新红楼”提供了参考系。
    在“新红楼”的百日倒计时现场,导演李少红也带来了宝黛二角的扮演着,俊男靓女不在话下。不过以此吸引众人,恐怕没有多少效果,因为既往所有版本的红楼影视剧都在扮相上做足了功夫。尽管如此,从北京电视台提前曝光的“元妃省亲”一幕中,观者虽然盛赞场面“华美如原著”,但对元妃亮相并不满意,指其“又老又丑”。可见,人们对红楼戏已经有了审美洁癖惯性,容不得金陵十二钗扮相有丝毫的瑕疵。
    倒是李少红一向唯美的导演风格,确实契合《红楼梦》的艺术氛围。毕竟,李导曾经的《大明宫词》和《橘子红了》让观众讶异,原来电视剧可以搞得那么文那么美。在提前曝光的“元妃省亲”中,李导唯美风格确实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有网友赞道:“那些摇曳的大红灯笼、金光闪耀的裙衫、浩荡的跪拜,看得我大气都没敢出!太壮观了!”这也确实契合原著中的“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烂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
    不过,唯美风格既是李少红的强项,怕也会成为“新红楼”的硬伤。一方面,《红楼梦》最大的特点就是脂粉气浓、阴柔气重,任谁去拍“红楼戏”,都能拍出场面的美来和气质上的柔来;另一方面,《红楼梦》 的主旋是悲剧。唯美变成凄美很容易,但也容易流失那些喜欢粗放型娱乐的观众。电视剧是靠观众眼球来论成败的,李导玩儿艺术最终怕吃力不讨好。
    就像林黛玉进贾府,虽然“新红楼”9月2日才会在北京卫视播放,但6月就要在上海、湖南和深圳等地的地面频道播出。“新红楼”能否以唯美风格一炮打红,李导心理情结恐怕也和黛玉一样,忐忑不安和柔肠百结吧。也许笔者有些诛心,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相较于“新三国”播前的激情营销,“新红楼”的文宣是如此的羞涩和拘谨。相较于2007年大选秀时代的豪放张狂,杀青的“新红楼”总让人感到有些虎头蛇尾。
    泛娱乐时代,是需要一些高调的娱乐精神的。唯美的“新红楼”以欲说还羞的气质去面对观众期待,能否经受住观众挑剔的眼眸和苛刻的嘴巴,还有待现实的观影检验。

本文刊于27日时代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