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产电影暑期档“宣战大会”太矫情

(2010-05-25 06:37:09)
标签:

杂谈


    在被孙海英炮轰“装洋蒜”后不久,冯小刚再次被人指责“太狂妄了”。即将于6月22日上映,打着“华语喜剧闹革命”口号的电影《决战刹马镇》在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战大会”,导演李蔚然则公开向所有平庸、无聊的华语电影宣战,并炮轰冯小刚不久前发表的“独孤求败”言论太过狂妄,“我不知道冯小刚怎么不败,又怎么找不到对手。他太狂妄了,如果他敢摆擂台,我绝对第一个跳上去!”(5月23日《南方都市报》)
    两部电影都还没上演,导演就掐了起来。暑期档国产电影“宣战大会”搞得很激情,但结果还是要靠票房数字和观众嘴巴。映前的导演自夸,那是王婆式的营销手段。影视圈中,向来这么八卦,所以,无论是冯小刚的“孤独求败”还是李蔚然对冯氏的炮轰,不仅仅是矫情,还有些文人相轻的酸腐味。中国文人,向来都存有“文章是自家的好,好婆是别人的好”的情结。
    《唐山大地震》是灾难片,演绎的调子并不新鲜,好莱坞搞这些东西都成了套路。曾摹好莱坞大片而进行“申奥”试验的冯小刚,恐怕也走不出美式灾难大片的窠臼。可是,冯小刚恐怕也请不来《阿凡达》那般的特技和后期制作高手。少了一流的特技团队,死人那么多的唐山大地震的悲剧震撼力是无法淋漓尽致释放出来的。至于煽情,美式灾难片是靠小人物的英雄主义来激活观众心中蛰伏而残存的浪漫情怀的。搞都市喜剧有一套的冯小刚能挖出国人不善表达的个人英雄主义?1976年代,那是权威主义和集体主义盛行的时期,国人的个性已经深度休眠,可以说是在人文蒙昧中迎来了一场自然灾害。
    在人和天双重的悲剧中,小刚能够发挥的只有历史真实地再现宏大叙事的集体主义感动,而绝少艺术真实地再现个体的英雄主义。而对于前者,集体美学恐怕非冯所愿,而且也容易让国人感到审美疲惫;过于张扬个性化的英雄主义,则失实于历史,为今人所讪笑。
    从通常意义言,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并不让人期待。但是不管怎么说,冯小刚也算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也拍了一些在国产电影中称得上上乘的电影。冯导狂妄一点,也有那个资本。还有就是,把国人备感伤痛甚至有些讳莫如深的唐山大地震搬上银幕,无论成败,文化启蒙和心理疗伤的意义还是值得称道的。毕竟,34年前的那场大悲剧,浸透了太多让国人伤心的教训,不是悲叹天灾的无常无情,而是慨叹于人为的无知无畏。
    生于1975年的李蔚然,擅长的是广告。按照代际分类,他比贾樟柯还要低一辈,应该算是“准七代”或“第七代”导演吧。在第五代导演岿然屹立中国影坛不到的诡异下,李蔚然向冯小刚开炮,是新一代导演对老一辈的不服或抗争。毕竟,贾樟柯也骂过张艺谋“法西斯”。考虑到李蔚然的广告人出身,炮轰的创意更浓更烈---“今年暑期档《决战刹马镇》会碰到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但我们要把眼泪留给冯小刚,笑声留在刹马镇。”
    李蔚然的勇气可嘉,国人也希望第六代、第七代甚至90后导演超过冯小刚们甚至压过好莱坞,为中国电影争光。但光有豪气和大嘴巴是不够的,还是要靠作品来证明。笔者不敢妄断李蔚然的《决战刹马镇》是否真的具有“华语喜剧闹革命”的实力。但有一点很肯定,男女一号的孙红雷和林志玲,演喜剧很冒险。更重要的是,李蔚然要引领国产电影的“喜剧革命”,“革”的不是他冯小刚的“命”,而是颠覆周星驰的“无厘头”。
    无论是冯小刚还是李蔚然,还必须明白暑期档不是您两位的暑期档。以2009年论,鏖战暑期档的电影高达40多部,有国产的《大内密探灵灵狗》、《窃听风云》、《麦兜响当当》、《非常完美》等,更有《变形金刚2》、《冰川时代3》等进口大片。票房过亿的只有7部影片,而票房冠军还是被《变形金刚2》。虽然今年暑期档受南非世界杯影响,但赶期的电影至少也会和去岁持平,好莱坞血统的《钢铁侠2》、国产的《画皮2》、《精武风云》等都会抢来分羹。不出意外,票房老大依然是美式大片。
    故而,李蔚然炮轰冯小刚,说白了就是一种斗气游戏,为电影提前搞点噱头而已。这种矫情的八卦并不乏见,我等就当是风吹无痕罢了。

本文刊于24日时代商报、深圳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