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踯躅于二元时空轨道上的“铁老大”

(2009-12-28 06:44:40)
标签:

杂谈

 
    26日下午,经停济南火车站的火车出现大面积晚点情况。济南铁路部门有关人士表示,很多列车滞留在铁路线路上,但“具体什么原因不清楚”。26日17时许,乘坐K1138次列车的庞先生发现列车在万德突然停了下来。K1138次列车是从南宁开往青岛,庞先生起初还以为列车是为了让过路车。但就这样停了一个多小时,列车仍没有开动的意思。让庞先生生气的是,乘务员只说是线路出现故障,具体也说不清什么原因,没有给一个说法。(11月27日《齐鲁晚报》)
    很多列车滞留在铁路线上,晚点高达一个多小时,但是铁路部门给予乘客的是“具体什么原因不清楚”。发生在济南火车站的这一怪事,让愤怒的乘客有时空恍惚之感,还以为这是蒸汽火车时代。须知,就在武广线上,世界最快的高铁专线,已经正式运营。舆论惊呼:中国高铁时代已经来临。
    同一个时代,不同的感受,折射着中国铁路运营踯躅于二元轨道的尴尬与反讽。“铁老大”,本身就是这种两极悖论的绝佳符号。济南火车站的莫名其妙晚点,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高铁时代的来临,预示的只是列车和轨道硬件的提升,在铁路运营模式、服务质量、待客之道等软件层面,“铁老大”并未有本质的改变。一如既往的垄断式自以为是,一贯如此的漠视乘客,毫无长进的信息发布模式,“铁老大”的痼疾,不可能与时俱进地自我痊愈。
    从济南火车站莫名其妙的晚点和铁路部门“葫芦提”的公共信息遮掩,到武广高铁价高得让人窒息,再到武广普通列车多车次停运...公众深切感受到,“铁老大”的老毛病没有改,新毛病又出现了。这种不长进,根子就在垄断性的老大地位所造成的。建国一个甲子了,13亿人平均下来,所拥有的铁路长度不到一根烟卷。铁路运能运力的窘况,每年春运数亿人主选铁路的出行,造成了铁路运营市场失衡的局面。在此语境下,铁路打折服务质量,成为一种惯性的公然规则。乘客一票难求,反而成为铁路运营部门推卸服务质量低下的借口。甚至,在失衡的铁路运营市场下,畸生出倒卖车票不当得利的寄生行业。
    所以,铁路部门所有的乱象,都是“铁老大”的垄断地位所导致。“铁老大”维持现有的江湖地位,整个路网---不论低等级铁路还是高铁,其运营模式和服务质量都不会升级转型。滞后于时代的管理思路和新型的高时代的矛盾,只会越来越突出。唯一让人欣慰的是,乘客的维权观念在升华,舆论对铁路的监督力度在加大,民意对“铁老大”的不满在增强。民本的压力正逐渐消解“铁老大”的垄断任性。譬如,对民众质疑开始回应,对一些过时的红头文件开始废弃,对高企的票价开始承诺优惠等等。
    但是,真正的市场经济要求真正自由竞争的铁路运营。铁路系统国字号本色不改,权力基因不除,“铁老大”不接地气的毛病就会时时冒出来,不把乘客当成衣食父母。因此,诞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铁老大”,不能一方面惬意地徘徊于老旧体制下,另一方面利用市场机制的垄断牟利。踯躅于二元时空的铁路系统,在轨道更新、列车提速的同时,自己的观念和思想也要更新,体制机制更要提速。

本文刊于12月28日时代商报、晶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