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帮开发商卖房是滥用权力的“媚商”行为
(2009-03-31 08:13:07)
商品房滞销,区政府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副科级以上干部替开发商卖房,并制定了具体考核办法。记者近日在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采访,发现当地很多干部对区政府下达的卖房任务感到苦不堪言,怨声一片。(3月30日《国际在线》)
红头文件强逼副科以上的官员帮着开发商卖房,而且还有指标任务,当然会让官员们叫苦不迭。因为这并非官员们的法定之责,因为房市萎靡是不景的经济大势所致,有其自然的市场规律。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强制官员们充当开发商的市场推销员,形式上看是“媚商”,实质上是严重的权力滥用。
权力滥用意味着两个层面的失衡:一个是权力公正持中属性的异化,公共性的内涵流失;二是权力的执行者官员从公仆变成了开发商的工具。在此语境下,权力的公信力、公证性就难孚众意,导致官民关系难以和谐,诱发社会矛盾。
权力滥用、媚商,不仅仅损害了公共利益,对官员和开发商而言也是得不偿失的双输。小小科级官员,哪有能力去撬动房市不景的杠杆,使冷凝停滞的房市热火起来?所以,给官员们附加卖房任务,不啻让其背负沉重的负担。难怪官员们都叫苦不迭。重压之下,官员们或被逼自己买房或动员亲戚朋友去买,但这等于逼官员和其亲戚朋友们跳进“房奴”的火坑。所以,权力逼迫官员卖房,实际上是对官员私权的凌迟。就开发商而言,这种权力的媚商似乎是对自己的帮扶。但收获权力提供的这份大礼,可能会付出更多的市场和社会代价。一方面,靠官员帮着卖房效果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官员们可以对来自上级的红头文件无奈执行,但官员们显然没有多少强制力要求别人去买房。另一方面,权力媚商,会给全社会造成官商利益一体化的印象,诱发“仇官”、“仇富”,使权力护佑下的当地房市在惨淡经营的情景下又多了让众人侧目的市场逆反心理,造成雪上加霜的市场危局。
所以,权力滥用媚商,不仅损害了当地政府的公共形象,也给当地的开放商帮了倒忙,是十分弱智和颟顸的冲动型决策。更为讽刺的是,当地政府也深知这一作为的非理性,所以当地主管房地产的副区长不敢面对公共媒体的诘问,只能是王顾左右而言他。
不过,从官员鼓吹买房即爱国到红头文件强逼官员们帮开放商卖房,曝露出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来。权力为何对房地产业如此青睐有加?在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里绝对不提救房市的情景下,地方政府为何特别热衷于救房市?显然,权力和开发商之间确乎存在着某种割不断的利益脐带。这种脐带的两端连接的或是政绩工程和高额利润;或是政府出卖土地所赢得的海量财政收入;或是内中存在这某些利益交换。但不管是什么,公权和资本的利益双赢就是对公共利益的漠视,就意味着权力的天平完成失衡,就代表着官员的屁股坐偏了位子。
权力媚商必致滥用,权力滥用难孚民意。在社会多元,民意觉醒的公民社会雏形下,权力和资本明目张胆地抱团,必然导致公共批评,形成公共监督的合力,冲垮权力的媚商行为。
政者,正也。古人对公共行政,都有一种常识性的正确判断。现代法治约束下的公共权力,却在规则至上的市场经济中迷失了公共理性,擅自乱伸那只不合时宜的干预之手,让公仆为资本利润服务,这样的手显然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凯恩斯之手”,而是胡乱指挥的手,随意决策的手,画蛇添足的手。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