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发于10月7日南方都市报深圳时评
今起可自编自选车牌号码,昨天开始可网上预约,记者从市交警局获悉,截至昨天下午6点,已经有711人成功预约,但这比有关部门原来预计的人数要少,或许还有许多车主对这一措施不了解,因此并未像人们设想的那样火爆。(10月6日深圳新闻网《晶报》)
我的车号我作主,似乎给车主们赋予了全部的自主权,其实不然!虽然申请人可在粤B0001L开始到粤B9999Z和粤BA001A到粤BZ999Z范围内自行编排选取一个机动车号牌号码。但是含有33、66、88、99的号码不再自选之列,这些号码还是要按省市有关规定用于竞价发放。这就意味着,人们想选的号不能选,不想选的号还要经过预订的繁琐程序,说到底,这项举措只是听起来很美。车主不踊跃,场面不火爆也就可以理解了。
车号原本只是识别汽车的一个符号,至多具有易于有关方面后续管理的作用。但在中国,由于汽车长期以来是奢侈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车主讨吉利的车号就成为一种显摆甚至虚荣的流俗。在此情势下,88、66、99等好的车号就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被公共管理者所掌握,成为竞卖的工具,有的车牌号甚至高过豪华房车的价格。
在汽车工具化的时代,这一流俗也变成了惯性的民俗和红尘文化,众人都要去讨吉利车号。但僧多粥少,其奈若何?最公平的办法只能是这样:将所有的车号都公平地放到一个篮子里,然后让所有的车主按照公平的规则去选择其中的一个。按照最世俗的解读,就是抓阄。在此情势下,管理者成为了公平的维持秩序的守望者,有前者的钱也失去了赎买特权的可能,只能和普罗大众一起在平等的数学概率里去体味平权。
车号自选,比起抓阄式的公平好听了许多,也虚伪了许多。因为,那只让民众自选的筐子里,并没有放进所有的车号,而是经过了管理者的遴选。遴选出来的都是好号,这部分好号,已经异化为金钱赎买的标的。也就是说,有钱就能拿到特权。而那只看似最公平最美丽的筐子里,无论公众怎么选,都选不到心仪的好号。这就像一筐大减价的烂桃子,买者是从中买不到好桃子的。
有条件的自由,被分成等级的权利,尤其是权力把金钱和权利挂钩时,这样的自由和权利就变了味道,失去了公平的内涵。
所以,我宁愿将车号自选的行政举措看成是一个初始正义的游戏。这个游戏开启了社会公平的一扇窗,但给予公众博弈的自由空间还很狭窄,还是一个低版本的游戏。而且这个游戏版本依托的操作系统还充满瑕疵,从而使得这个游戏玩起来一点都不爽。
要让这个游戏玩起来有趣,那就要进行两个层面的流程再造:一是系统的升级改造。即将车号由权力资源变为公共资源,不附加任何的功利外挂。而是改变游戏规则,通过公开公平的形式,让所有人都有可能平等地获得所谓的吉利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