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翔退赛有什么大惊小怪?

(2008-08-18 19:01:08)
标签:

杂谈

 北京时间8月18日消息,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第一轮比赛今天进行,中国选手刘翔被分在第6组第2道出发,但是由于伤势复发,刘翔退出了比赛。(8月18日《新浪体育》)
    当刘翔出现在“鸟巢”时,9万人的体育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当刘翔痛苦地退出比赛,孤寂的背影消逝于赛道尽头时,9万人的体育场鸦雀无声......路透社的评价是“阿喀琉斯之踵击碎了刘翔金牌梦”。确实,在刘翔4年前在雅典意外夺冠之时,整个中国和亚洲都为之狂喜不已---因为刘翔打破了黑人和白人垄断这个项目的魔咒。而随后刘翔良好的表现使国人对110米栏这块金牌视作必然。
    北京奥运,所有人都在关注着刘翔卫冕的那一刻。当13亿人的希望统统寄予这个25岁的小伙子身上时,其心理和身体上的压力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不久前,刘翔保持的世界记录被古巴的罗伯斯所打破。罗伯斯与会京奥,事实上就是和刘翔争夺金牌。在此情势下,刘翔成败已是五五开。
    刘翔退场,按期教练说法,是脚跟老伤复发。就在比赛前也传出刘翔打封闭上场的传闻。可见,刘翔能够上场已是硬撑着身体前来,有这股勇气和精神已经足够让人佩服。奥运赛场虽然讲求“更高、更快、更强”,但前提是保证运动员的健康不受损害。现代奥运会奠基人顾拜旦在其著名的诗篇《奥运颂》中写道“...发挥人类最大能力,而又无损健康的肌体。...你在有节制、有组织、有技艺的体力较量中产生...”
    刘翔因伤病退出比赛,应该是为了“健康的肌体”,体现了“有节制”的体力较量。为了健康而选择退出,国人应该真切宽容刘翔。金牌不是奥运的全部,以健康为代价的拼搏更违奥运精神。所谓人文奥运,其实也包含着对运动员在赛场上选择权利的尊重。
    人们惊喜地看到,现场观众对刘翔退场虽然表示讶异,但没有敌意的嘘声和倒掌;现场解说的央视主持人刘建宏表示要宽容刘翔;中国田径队副教练阚福林则呼吁所有人都应该“理解刘翔”。而在言论恣肆的虚拟空间,虽然很多网友对刘翔充满不解遗憾甚至是非议,但更多的网友对刘翔的选择表现出了宽容和理解。这意味着经历北京奥运的洗礼,国人已不再以集体无意识的国家主义的崇高去严以待人,而以更为人性化的语境去换位思考,尝试着理解运动员的苦衷。窃以为,这种自然流露的人文情愫要比多拿一块金牌重要得多。
    看着刘翔悄然而逝的背影,我们应该感同身受他此刻的痛苦。刘翔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伤病,有伤病退出比赛,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此刻,我们不能将其看作国家的代表和象征,而是要将其还原为一个运动员。刘翔自雅典奥运会成名以来,早已不是自己,而是成了国家英雄。四年磨一剑,13亿人,对刘翔只有一个期望,北京奥运再次夺金。刘翔有点像龚自珍《病梅馆记》中的“梅”一样,被人强行推着去做夺金的工具,去赢得“金镶玉”的片刻荣耀。所以,刘翔的悲情,其实是13亿人的悲情;刘翔的伤病也是13亿人思想里荡漾的贵恙所致。
    让刘翔走吧,让我们忘了失金的惋惜和感叹,让刘翔睡个好觉,安安静静地养伤。
    刘翔没能跨出的110米栏,国人一定要跨出,那就是以人文宽容的真情释放,突破金牌情结的功利障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