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开放的市民关怀升华城市文明
(2008-07-24 04:51:35)
标签:
杂谈 |
本文刊发于7月24日西安晚报
从即日起,西安市文明办将在全市评选百名文明市民标兵。除了西安市的公民外,在西安工作两年以上的外地人也能参选。(7月23日《西安晚报》)
文明市民标兵的评选不是新闻,但将外地人也包容在内,给予他们参选的权利,赋予他们文明市民的称号,这就有了现代公民社会的意味。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的藩篱虽被打破,外来人口拥入城市也是客观事实,但是外来人口在城市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而西安让外地人参与文明市民标兵的评选,体现出对外地人的人文关怀,是促进其权利的善政举措。这一举措,使外地人对西安更有归属感。
公民社会体现在城市中就是,所有市民都享有平等的各项权利,这可以通过最平常而又能让外地人感到被尊重的小事表现出来,就像外地人能够参与西安文明市民标兵评选那样,让其感受到自己就是西安人,属于古城的一分子。这些外来者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农民工,他们都给古城带来了新鲜的文化基因、多元的生活方式和鲜活的人文要素。他们人在古城,已经和这个城市融合,成为古城现代开放的一部分。因此,这些人从客居西安到宾至如归再到身心系之,已经成为西安市民的有机组成部分。
回顾历史,汉唐雄风熏染下的古城不仅曾是世界最强帝国的首都,也是最为开放包容的世界城市之一。尤其是盛唐时期的长安城,汇聚了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宿名流,是不折不扣的国际化大都市。历史的恢宏虽然逝去,但是开明开放的基因依然存在于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血脉中。现代西安,在奥运圣火的激燃之下,古城开明开放的基因被激活,古城雄浑的文化血脉从蛰伏到惊蛰。而且,这次的城市内涵提升不是历史记忆的重放,而是现代城市文明的涅槃升华。
从改变城市面貌的四年创卫,到已经启动的“四城联创”,西安城市的发展战略正向“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和谐发展的现代都市迈进。在历史和现实的对接中,古城呈现出积极主动完善自我的进取精神。
让人欣喜的是,这种进取是以人性关怀的惠民举措打造一个新型的以市民为本的公众社会。如果说“人文奥运·旅游西安‘幸福生活’天天游”是送给西安市民的休闲大礼,让外地人参与评选文明市民标兵活动,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外来人口,以市民关怀善待他们的权利,则标志着古城市民社会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