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发于6月23日大河报
从今日起的三天里,我省公务员招考进入面试阶段,将有6000多名考生分别参加各单位组织的面试。今日上午,将有个别热门岗位的面试进行电视现场直播。今年,我省计划招录公务员2183名,3.8万余名考生赴考,招录计划、参考人数均创历史新高。最后,有6000多人经过层层考核进入面试。(6月22日《楚天金报》)
公务员招录,以考待选是选拔人才的第一重制度闸门,考录的规范,确保了选人以贤的机制性基础。仅靠考试是不够的,众所周知,公务员考试还要经过第二轮面试的选拔。面试和考试不同的是,后者凭籍客观的知识考试即可实现公平公正,而后者充满了主观因素。因为在考官和考生之间,面临着主观的人情因素,因此单凭考官的主观判断,难以实现面试的公平。这绝非危言耸听,每年公务员考试,客观成绩并不会引发多少民意反弹,但是在面试环节,总有人举报不够公平。
电视台对公务员面试进行直播,显然避免了考官徇私的可能。因为现场直播,不惟考生们的表现置于广大观众的众目睽睽之下,考官们是否能够公开公正打分,也被公众所直面监督。在此情势下,考生考官都面临着公众舆论的考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个考生的表现好,那个考生的临场发挥差,一目了然。作为考官,其评判如何,显然在观众的聚焦之下不敢搪塞应付,更不敢妄动私情。因此,电视直播更能直接反映公务员招录的公平和公正。
这说明,好的制度,依然需要最广泛的公众监督才能更好地得到落实。这是最简单最普世的道理,人人皆懂,但践行者却寥寥。就此而言,湖北的直播举措值得称赞,也给其他地区的公务员面试提供了现实的宝鉴。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和组织去进行尝试,而公平恰恰蕴含于公开的行政实践之中,而非蛰伏于单纯的言论宣示里。
电视直播,并不耗费多少行政资源和成本。因为一场普通的商业演出或政治性的集体活动,都可以借助电视直播的方式去完成。所以,攸关社会公平正义的公务员直播,从价值理念而言,或更值得电视媒体的广而告之。而且,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运用电视直播的方式报道各类大选,也是和民意接触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别人能为,我何不为?况且,中国的大众舆论资源向党、政府和人民共同的耳目喉舌,让媒体现场直播公务员面试,也是为民申言的有效方式。
湖北进行公务员面试的直播,值得肯定。公众也更期望这种方式能够覆盖于全国,而且电视直播的公开方式不仅锁定公务员面试,也应该推广至所有公共领域。如法庭判案的现场,如各类会议的会场,如各种攸关民生利益的决策场合,如影响公平的利益博弈平台等等。总之,公民社会的中国,公众需要的不仅仅是法治的构建,制度平台的搭建,更需要行政执行力执行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做到这些,其实只要权力敢于突破隐秘的心结,敢于走到阳光下,敢于面对舆论监督的镜头和版面,所有黑箱的,自利的,隐秘的讳莫如深的东西都会被煌煌的政务阳光而驱离无形。如果说自然的阳光所带来的太阳馨香让人的生命肌体健康,考务政务的阳光工程则使我们的行政体制免于人治的侵袭。
公务员面试直播,这是符合民意的良性尝试。公众希望这种尝试固化为常态的制度路径。
加载中,请稍候......